雪花哪个飘,年来到。
在国人的眼里,真正的过年是指春节。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一年又一年,在炮仗的炸响中,我们满怀留恋的送走过去,又满怀期待的迎接未来。
南京的冬季本来雪就少,今年更是如此。没有雪,不代表新年不会来临,只不过下上一场雪能让年的气氛更加有劲。小孩子快到过年,总是盼望着,盼望着。已过而立之年的我,早已过了盼望过年的年龄,如今对于年更多的是感慨青春不在,岁月匆匆,一年如梦。
半月前,老家的母亲以及哥哥姐姐们,就开始不止一次的在电话里询问我春节是否回去。估计再过半月,电话里不止一次问的该是我春节何时回去了。
2012年的春节,当然要回去,毕竟我已两年未再回到故乡的土地。回去,看看那方生我养我的水土,是否还能找到往昔的袅袅炊烟。回去,看看那栋住过的老屋,在老屋前重新晒一晒故乡的太阳。回去,看看那些以前看着我长大的长辈,也许下一年保不准谁就会辞别人世,无法再见上一面。回去,看看那些儿时的玩伴,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一片云烟。回去,看看父亲那麦田中的坟丘,轻轻的告诉亡父:游子归来兮!
2012年的春节,我将第一次带上女儿回家,回到她的父亲长大的地方。尽管现在自己在南京安了家,但始终感觉自己的根和魂都在故乡的那捧黄土之中。南京的家没有袅袅炊烟,没有绿树环抱,没有池塘嬉水,没有麦浪滚滚,更没有乡音乡情,有的只是奋斗的艰辛以及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2012年的春节,当然要回去,我带着女儿去追忆属于从前的我。回去,看看村后的树林,是否还是树木参天,水草茂盛。回去,看看那条上学的土路,是否还是那般泥泞,那般遥远。回去,看看哥哥院里那间小屋,是否还有自己当年熬夜时油灯醺黑的痕迹。回去,看看村里的儿童,能够辨认出女儿和我究竟有几分相象。回去,看看年迈的母亲,让女儿在正月初一恭恭敬敬的给奶奶拜个大年。女儿出生在南京,生长在南京,带她回去不为别的,只使让她意识到我不在故乡,故乡却有我的传说,有她父亲的同时也是她的亲人。
年来到,越来越近。岁末风起,冷冽的寒风刮在我的脸上。淡淡的风,刮动衣领,吹走落叶,竟有些刺痛的感觉。停顿下来,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回首2011,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快,就是忙,恨不得每天能有48小时。一年,恍若做梦,转瞬间吾已过而立之年。
北风哪个吹,年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