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日,我又一次参加建造师考试。
出题的老师很有水平,试题好像都见过,选择答案时却犹豫不定。
年近不惑,记忆力差了很多。
有一个描述人老了的说法是:躺下睡不着,坐着打瞌睡;新事记不住,老事忘不了。
我好像就老了,躺下睡不着;看建造师的书,一会儿就瞌睡了。看书,书上的内容记不住,对以前参加建造师考试的一些事却还记得。
趁着自己记得,把一些事写下来,别等建造师成绩下来了,把考试的过程忘掉了。
(一)混进了建造师队伍
02年底,建设部为了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施行建造师职业资格制度。
04年,第一批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转年考试。一级建造师一共考四科,包括法律、经济、管理、实务,需两年内全部通过。
当时我在项目管理部,几个同事都报了名,工作之余一起讨论,相互出题,学习风气很浓厚。
四科中,实务在最后一天下午考,考试时间也比其他科长,要考四个小时。考完前三科,已经很疲惫了。吃过午饭离考试还有一个多小时,正准备趴桌子睡觉,史经理端了杯咖啡,说,看看案例。结果考试题上就有几道题还真对上了号,临阵磨的枪,在咖啡的提神作用下,被我明晃晃的亮了出来,最难通过的实务就这样通过了。
第一年考试法律也通过了,于是我又专攻经济和管理。管理好办些,毕竟内容和实际工作有很多联系,经济就困难了,很多内容很少接触,于是又虚心向财务人员学习,初步了解了一点经济知识,感觉还是有很多收获。
两年通过四科考试,还是很艰难的。像我剩下的两科只要有一科考不过,第二年就得再考三科,再考的三科有一科有问题,还得再考两科。实务是四科中最难的,很多人已经考过三科,在第二年的实务考试中没有通过,于是在满怀期待中、在艰苦学习后第三年全部成绩归零,重新再考四科。如此,令很多考试勇士在循环中折戟,丧失了通过的信心,将遗憾留在了最后一个门槛前。
比较佩服的是史经理,04年我们还在积极备考时,人家已经考过了注册安全工程师,05年建造师第一次考试就四科全部通过。建造师考试除了法律、经济、管理通用,实务分专业,当时大家都报考的建筑工程专业。随后两年,史经理又通过了市政、公路专业,成了考试专业户。
不知什么原因,06年的考试成绩迟迟没有公布,忐忑之余,二级建造师报名,只考法律、管理、实务三科,于是又报名。
终于一级建造师成绩出来了,两科成绩还好,在不自信中终于相信自己通过了建造师考试。
随后二级建造师成绩也出来了,一次通过,可惜两级建造师证只能选一个注册,当然二级建造师证被束之高阁。
现在想来,刚开始几年的建造师考试,内容相对简单。05年的考试全国通过率是13%,06年29%,我第二年考的两科在06年的高通过率的大环境下侥幸通过,混进了一级建造师队伍。
(二)再试折戟
一晃几年过去,建造师证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的环境下,显得紧俏起来,没有足够数量的注册建造师,就不能承接更多的工程,工程局也高度重视,下文悬赏重金,鼓励报考建造师,对已经获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也鼓励报考增项。
05年到06年,是我考试的高峰期。连续两年时间,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安全工程师,相继通过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精力和耐心去考试了。
见到大家积极报名,又勾起了我对建造师考试的兴趣,征求了一下人力资源部领导的意见,胡姐建议:考市政专业吧。
于是自己就给自己找了事做。
其实考试也不错,平常晚上回家吃过饭之后,看看小说,看看电视,日子也就过去了,还不如看看书,学习点业务知识。
久违的学习又来了。平常工作很忙,看书的时间少,于是就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来看。出差等火车、等汽车、等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坐飞机,有空就拿出书来看。一位同事见我在出差的汽车上看书,说了一句:这样看书也是需要勇气的。的确,要是不在公开场合看书,考过去了可以有炫耀的资本,考不过去也无所谓。而我这样高调的看书让很多人知道你在考建造师,而且很用心,一旦考不过,难免给人这样用功都没过去、有些愚笨的感觉。
2010年考试,以2分之差没有通过。也真验证了“这样用功都没过去、有些愚笨”的评价。
其实我还是占了很大便宜的。
建造师考试通过后,再报考其他专业,没有了两年通过四科的要求,只要通过相应专业的实务就可以了。
相比起那些需两年通过四科考试的战友,当最后一科因一分之差所造成的缺憾和巨大压力,我这相对轻松多了。
2010年没通过,毕竟转年再考还是只考一门,自己下了功夫,总不能枉费了,于是转年再报名,再找书来看。
书到考前方恨看的少,书到考时方悔看的粗,书到考后却是再也找不着。2010年考完建造师后,再想看书,书却找不到。后来收拾办公室才在角落里被翻了出来。刚想看,考试书却又换版,增加了内容,书也变厚了不少,还要重新买书。
2分的差距损失不小,让我很郁闷、很纠结。
啥也别说了,努力吧。
(三)抵御诱惑
既然考试,就必然要有所放弃,就必然要抵御一些诱惑的。比如,想读的小说,想看的电视,想玩的麻将,包括这篇感受,都安排在考试以后了。
我很爱玩牌,但玩牌不多。主要是我认为酒是越喝越厚,牌是越打越薄。打牌肯定有输赢,每个人又都愿赢不愿输,搞不好弄得大家都不高兴。和熟知的人打牌,打牌时聊点闲嗑,赢了的请客吃饭,输了的点瓶好酒平衡一下。输赢无所谓,打牌气氛也就其乐融融。还有一点是打牌的规矩不一样,不熟悉的打牌规矩玩起来又没兴趣,所以我基本只是和原来项目部几个交往比较多的朋友玩牌。只是这个打牌圈子人基本只有5个人,凑齐4个人打牌的机会不多,也因此很少有机会玩牌。也因此我对这个圈子的打牌除了因出差在外等特殊情况,基本是踊跃参加。
考前一周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临阵的枪是无论如何要磨的,所以考试前一周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偏巧这时就有朋友打电话约打牌。往常的欣然前往,而今却犹豫不定。朋友说,干嘛呢,三缺一,等你呢。我说,考建造师,看书。朋友说,真的假的。我说,真的,正看索赔的程序呢。朋友是在房地产公司工作,一听是索赔,来了劲:28天内,先发索赔意向书,发出28天内,递交索赔申请,监理工程师在收到索赔申请的28天内对索赔事项回复。我说,基本正确。朋友说,赶紧过来,我给你上上课,保证你考过。感觉到电话那头的洋洋得意,我说,这样吧,我问你两个问题,你答对了一个我就过去。朋友满怀信心:你说吧。“流体阻力小,开闭迅速、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的阀门是——闸阀、球阀、柱阀、截止阀?单项选择。”
电话那端朋友停了几秒钟——你赶紧过来吧,就这你看书也过不去。我犹豫中狠下心说,算了,你还是找别人,考完试我再玩。
(四)一道选择题
市政工程和工作接触的土建工程还是有很多差别,一些材料如补偿器、疏水阀、膨润土没见过,一些工艺如盾构、隧道、顶管等没干过,缺少感观、直观认识,看起来枯燥,记来很难。
没做过市政工程,所以有的问题就很迷茫。
关于管道施工时到底多大直径的管道需要在管内做支撑,好不容易记住了超过900mm的要作支撑,回头又在另一个答案中见到超过800mm的要作支撑。昏头脑胀时做过市政工程的同事一句“刚性管超过900作支撑,柔性管超过800作支撑“的解释使我拨云见日。于是就很想到市政项目去现场体会一下。
去重庆项目,正好有隧道施工内容,对台车、管棚、锚杆、支护等有了直观印象。同去的老徐是搞技术的,原来做过市政项目,对我提出的问题解释的很明白,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在回程的飞机上,本来我是靠窗口的位置,专门和过道的老李调换了位置,想利用飞机上的几个小时请教市政书中不清楚的问题。
旁边过道的老黄是重庆项目的项目经理,也考市政建造师,也是我学习的对象。
成都多美女,逛街购物、酒店住宿、饭店就餐,周边皆是皮肤白皙、面容姣好的美女,给人目不暇接的感觉。到了重庆,才知美女更多。晚上吃饭时,门外有几个酒店请来的美女表演乐器,招揽客户。美女明眸皓齿,用手机拍下来给项目经理老黄看,老黄评价说,我们这有个方言叫“打望”,就是站在街上看美女,你这个照片里的一般。我禁不住遗憾检查匆匆没能有时间“打望”。
正遗憾着,一高挑美女迎面走来,“打望”的正紧,却是在老李和老黄间的座位坐了下来。老黄说,你看,本来你选A(隐晦指靠窗口老李的位置,可以挨着美女),现在你选D(过道位置),开始选对了,又改错了,考试你够呛。令我一路郁闷的紧。
要是这样考不过,明年就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