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 | 中建网群
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公司理念
责任理念
文化长廊
六局建设报
杂志专刊
公司快讯
首页>> 和谐企业>>文化长廊
构筑特色崛起的“战略支点”——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业务转型发展纪实(丁文龙)
发布日期:2013-03-07字号:[ ]

        早春三月,春潮涌动渤海湾,领潮争先又一波。

        3月6日,来自股份公司基础设施业务工作会消息,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在业务结构中占比全系统排名第一、基础设施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全系统排名第一,被授予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结构调整特别奖”。

         一段时期以来,中建六局在传统业务上,始终未能摆脱跟跑者的地位。“跟跑者”不中听,却是中建六局真实的位置。发挥优势,战略转型,特色崛起,才是企业进位跨越的不二抉择,中建六局的决策者们进一步坚定了信念。

       5年前,中建六局率先成立了基础设施事业部,开始构筑特色崛起的“战略支点”;

       3年前,中建六局提出了“凭借路桥求跨越”的转型思路,全面推进经营结构转型;

        当前,在实施“十二五”规划“631”战略目标征程中,中建六局给了社会一个惊叹,基础设施业务成为品牌最优、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活力最强的业务。

勇挑重担, 在转型中拓新局

        战略转型不仅是中建六局职工求进求强的期盼,更承载着中国建筑重大战略的使命……

        “2007年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事业部成立当年,实现合同额只有8.1亿元”,中建六局副总经理、基础设施业务转型担纲人孙立新介绍,“在挑战面前,只有我们有作为、有担当,才能带领大家杀出一条血路来”。

        “不能让转型发展的机遇错失在我们身上”,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业务团队以不惧挑战、顽强拼搏、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于市场开拓开发和现场施工管理中,他们要做新时期的“独立团”,不畏难,勇向前。

        领导身先士卒,常年在外,见业主、谈项目、进现场,五年来,几乎没有休息日。员工创先争优,敬业爱岗,抓管理、促进度、降成本,多少日,全心扑在工作中。

        在唐山滨海大道项目施工中,为了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项目人员在全线9.2公里的范围内同时开工19个作业面,实行3班倒,24小时施工,赢得了信誉;

        在长春西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上,项目部创新施工工艺和人员考核办法,创造了单月完成1.35亿元产值的记录,为企业再夺10.5个亿工程;

        在重庆的粉房湾长江大桥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长江洪峰来临前大桥的主桥墩出水面,基础设施事业部主要领导坐镇现场,全体员工群策群力,夜以继日奋战在现场,采取特殊围堰技术,最终实现了188.3米南主塔提前1个月顺利封顶,进而顺利承接了重庆中渡长江大桥。

      ……

        “你出一份力,我出一份力,企业才有活力”,员工的智慧与汗水凝练成松花江、黄河、长江,从北到南大江大河上一座座桥梁,凝聚成中建六局基础业务转型发展的累累硕果……

        2011年,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事业部新签合同额75亿元,完成营业额30.2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分别是5年前的9倍、4倍、40倍。

        支点打造成绩斐然,转型发展龙头抬起。

品质保障,在转型中育品牌

         品质是事业发展的基石,是基础设施业务转型的保障。中建六局基础设施部上上下下深谙此理,特色崛起务必培育特色品牌。

        做细管理,做精项目,做强品牌。孙立新认为,“结构转型的成功不仅在于规模的扩张、发展质量的提升,还在于是否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是否凸显基础设施品牌的优势”。

         品牌由团队品质铸就。几年来,基础设施事业部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工程,项目优质履约彰显了这只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和培育基础设施优秀品牌的意识。

        2010年,基础设施部共有12个大项目收尾竣工,不管工期多么紧张,始终专注项目品质,维护企业品牌。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永定新河大桥、天津大道、国道112高速跨蓟运河大桥、山西阳五高速等重点工程的完美履约,增强了中建六局基础设施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在延吉大桥和延吉中环路施工中,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项目部主动抗洪抢险,尽快恢复施工,确保了两个项目同时竣工通车的目标,被延吉人民赞誉为“天降神兵”。在2011年施工高峰期,牡丹江会展中心项目在施工工期被压缩了三个月的情况下,提前15天竣工;建虎高速扭转不利局面,连续四次获得全线第一名的成绩;五盂高速LJ15标9-10月份连续两个月斩获“全线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综合评比优秀红旗单位”……

        在品质保障中,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业务创造了三项典型样本:大庆萨环东路立交桥、安徽徽州大道、吉林松原城区第二松花江大桥先后获2006、2008、2010年度鲁班奖。

         而且,在中建全系统逐步显现特色优势,在桥梁施工领域独占鳌头,涉足常规桥梁全类型施工,在大型桥梁施工中,创造了中国建筑“十项第一”:第一个桥梁BT项目工程——吉林松花江江湾大桥;市政桥梁第一项“鲁班奖”工程——大庆萨环东路立交桥;第一高墩铁路桥梁工程——太中银铁路麦家台红柳沟特大桥;第一座高速铁路桥梁工程——哈大客运专线沈北特大桥;第一条海中淤泥基层高等级公路工程——唐山滨海大道;第一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连续梁桥工程——天津中央大道永定新河特大桥;第一座跨主河流域桥梁“鲁班奖”工程——松原城区第二松花江大桥;黄河第一高墩刚构桥工程----清石公路黄河大桥;长江上游第一座公轨两用斜拉桥——重庆粉房湾长江大桥;世界第一大跨度公轨同层悬索桥——重庆中渡长江大桥。

       中建六局转型发展,抓住了品牌培育这一关键,构筑起了基础设施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

       战略支点愈发坚固,特色崛起指日可待。

创新驱动,在转型中谋升级

        基础设施规模扩大后,中建六局把目光转移至推动结构转型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上,把重点放在了推动持续发展上。

         “只靠老太太卖茶叶蛋的模式,是很难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质量”。中建六局基础设施部从上到下,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总承包形式,开始探索和实践以投融资带动总承包的模式。

        紧跟城市化步伐,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事业部通过融资带动总承包的方式,成功营销了延吉大桥、延吉中环路、重庆江津粉房湾长江大桥等BT项目。2011年,在天津首次以BT模式融资建造位于天津市中心的海河春意桥项目。

        经营模式的创新,加大了效益产出,增强了转型发展的可持续性。2011年,基础设施业务对中建六局的效益支持首次突破30%。

        人才决定竞争,人才决定转型未来。中建六局将人才的造就、培养、引进上升至转型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考量。基础设施事业部积极落实“陆海英才”人才工程实施规划,引进大学生培养和引进成熟人才向结合,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人力资源总量从2007年的180人上升至2011年的850人,全局从事基础设施业务管理人员上升到1560人。事业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对社会成熟人才试行招聘、试用、竞争上岗制度,对新来的学生实行“一对一”导师带徒和项目锻炼制度,加速对人才的培养周期。全面推行项目经理竞争上岗制度,对特殊人才实现与市场接轨的谈判工资制,为更多富有事业心、责任感、能力强的人才搭建了平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基础设施事业部副总经理赵继红坦言,“这种机制让我在挑战困难、承受压力、不断提升过程出类拔萃,担任项目经理时原来做副手的同事中也已有5位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项目管理人员”

        培训、考评、竞争、淘汰,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业务团队在市场中历练,成为了敢碰硬、不言败的“虎狼之师”,

       特色崛起离不开管理升级,转型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

        以大项目的载体,推动了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五年来,获得国家级工法两项,省部级工法14项;国家级专利受理21项,获得授权11项;“长江上游公铁(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获得国资委600万元的科研立项;松原大桥项目、中央大道、唐山滨海大道项目分别获得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

        今年初,基础设施事业部申请的“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系统”的发明专利,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严格审核,获得了正式授权。两项发明专利“1000t级宝塔型混凝土桥塔的水平预顶力施加方法”、“一种墩柱的施工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理。中建六局的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一大批科技成果的研发、运用,为基础设施业务转型提供了强力支撑。

       转型注入创新活力,特色之路愈走愈宽。

       在中建六局人眼里,赶超是最大的责任,要“赶”更要“转”,但“赶”不是在扩大房建规模的老路上赶,而是要走一条符合六局特色、能发挥六局优势的发展方式要求的新路,只有转型,才能崛起,实现真正地“赶上去”。

        2012年,中建六局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再谋新招,成立桥梁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职责提升,强化引领、服务、监管全局基础设施业务职能,完成中国建筑技术中心桥梁分中心的建设。

        “2015年,基础设施业务占全局业务60%,把基础设施业务打造成中建六局发展的特色名片”……目标明、思路清,中建六局在中国建筑建设基础设施领域最具活力和成长性企业的战略引领下,正唱响一曲特色崛起的宏伟乐章!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柜台上的那把起子(韩庆辉)
下一篇:期许自己(杨瑞)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六局纪委监督举报|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减免房租事项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22-24161600 传真:66310077 邮箱:cscec6b@cscec.com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219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