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 | 中建网群
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公司理念
责任理念
文化长廊
六局建设报
杂志专刊
公司快讯
首页>> 和谐企业>>文化长廊
用科技建造有灵魂的建筑(宋捷)
发布日期:2013-03-07字号:[ ]

        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亲手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手中。

        吴良镛是中国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被誉为我国的“建筑界泰斗”。他毕生的追求就是“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有人曾经说过“建筑是注入了灵魂的工程”。这正与吴老先生的追求不谋而合,能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的建筑必定是人文的,绿色的,和谐的,是倾注了建设者灵魂的。

         当今,建筑因其耗能巨大而与气候变化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的建筑消耗了占全国约30%的能源。供暖、照明和空调是建筑能源消耗的前三项,其中,照明作为第二大项又占建筑总能耗的35%。为抵抗全球气候变化,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在更为通用的范畴里,对“绿色建筑”是这样定义的: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标准渐成体系,2006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11月,由建设部组织的唯一经过官方认可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正式启动。2008年10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也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由公共建筑向民用建筑延伸。但绿色建筑的推广还存在着意识、技术、政治等方面的障碍,据统计,2010年新建筑中只有2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由此产生的标准执行不到位将是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将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绿色建筑的控制指标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规划、设计、施工和营运管理。目前人们的关注点相对集中于规划和设计及节能建材的研发,对施工环节的重视和管控尚不够。我们作为“中国建筑”的一员,建筑施工最有力量的队伍,自然也承担着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重任。随着生态园、低碳区的不断规划,绿色施工将是未来施工的主流趋势,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目前,绿色施工中众多的课题亟待研究解决,如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施工工法的革新,建筑垃圾再生应用,施工过程中大气、噪音、等污染控制等等,无一不渗透着科技的力量,国内外可以借鉴的成果并不多,有相当广阔的未知领域和技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

        未来,我们要建造的不是矗立在地表之上的冷冰冰的物体,不仅仅只具有过硬的质量。通过建设者的科学施工,可以完美展示规划者的理念和设计者的匠心,打造具有健康、适用、方便、高效等特质高科技产品,建造真正倾注了灵魂的,会“呼吸”的建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由“摆正自己的位置”想到的(杜三聪)
下一篇:用汗水浇筑梦想(文雪羽)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六局纪委监督举报|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减免房租事项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22-24161600 传真:66310077 邮箱:cscec6b@cscec.com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219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