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在来临之前是没有预兆的。
一切都来得是那样突然,始料未几的灾难就从天而降。地震--这个自然的魔头,让生活在平静中的老百姓感到由衷的恐慌。面对它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人们束手无策。生命的重量此时轻薄的就如一粒微尘。
还有什么比死亡更为沉重的事情吗?还有什么比地震带给人的震撼更大的吗?没有!成千上万个鲜活的生命在一刹那间就被埋葬消失,来不及喊叫,来不及控诉。他们的家园,曾经寄托了他们梦想的一切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学校在地震中垮塌,学子被埋在了废墟,亲人朋友的生死离别,那一幕幕悲惨的瞬间虽已成过去,但却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来自灾区的报道让我们的心一次比一次地沉重。死亡数字的增加,灾区受难同胞的哭声牵动着我的心。地震刚来临时的感觉又像过电影似的历历在目。那是怎样的恐慌和畏惧!心跟着地的震动而震动,地的心脏已暂时停止了呼吸。尽管是短短的五六分钟时间,也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地震来临时的恐惧。接着便是对亲人对朋友的牵挂。一遍遍地拨电话,一遍遍地不通,一次次地心焦。网络电话的短线加深了人们的恐惧心理。亲戚朋友是否安然无恙,已经成了众人第一时间关心的事情。在得知自己的亲人平安时,所有人的心里才有了些许的慰藉。有人说:“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惟一可恃的不过是人性的温暖。”是的,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灾难临头,抗灾之急如火如荼,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声出声,有血出血。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少些哀痛,少些惨烈,多些温情,多些温暖。
灾难让民魂凝聚。因为灾难往往会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成为民族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转机。四川雅安地震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在地震灾难面前,党心顺、军心振、民心齐、力量聚,各种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力量实现有效整合,海内和海外侨胞情牵灾区,心手相连,自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承受力、向心力再一次得到检验。
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毫无疑问,灾难考验面前,雅安必将进一步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克服眼前的困难,迎来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创造更加美好的新雅安。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让我们共同祈福:“雅安不倒,四川雄起!” (中建城建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