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理科生,曾经很滑稽地捧着古诗词在字里行间追寻着江南水乡的美丽与空灵,时至今日,与江南结缘已将近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经历着这里所带给我的一切。曾经欣喜过、焦虑过、徘徊过、迷茫过,而今再一次审视自我的时候,竟拾得满心的踏实与宁静,踏实来自于问心无愧的工作,宁静源于心灵成长后的释然。
一直以来,我感恩那些倾心帮助过我的所有人,同样珍视那些让我辗转反侧的宝贵日子,菁菁校园里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现已渐行渐远,但在那里曾勾勒的梦想却日渐清晰,那些在内心深处留存着的故事也注定会沉淀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激励我们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梦想恒在不忘初衷。
《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这样一句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常思考的人生注定麻木僵化。我喜欢思考,现在想想,也正是当初思考后的执着刻画了今天的自我,选择淡泊然后认真的走一段“山路”,不论我们的双脚踏碎了多少青春,只要坚持,那么谁的脚印都有深浅,而这些感悟也渐渐的在心底化作了一种向前的力量,催人上进。以前觉得坚持只是个状态,现在认定坚持是个结果,思想是因,坚持是果,因为内心坚定所以才会坚持,倘若把坚持当做起因,或许一次不大的打击便成为了此路的尽头。现在每天到桥上,偶尔赶上下雨的日子,细雨纷飞打湿了衣衫也透明了思绪,视线的模糊让我们无法度量桥上与桥下的距离,可是生命的长度该如何标记?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定义人生的坡度呢?走在自己亲手参与搭建的桥上,只希望这座正建的大桥快快成长,希望在它上面放飞着梦想与激情的每一个人对它少一些辜负,多一些担当。其实桥与人一样,各自生命的质量都需用心卡控。
当细雨润湿了桥身,我们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桥上唯一灵动的色彩。慢慢的我开始喜欢上了头顶的烈日,喜欢上了桥上的狂风骤雨,开始用一颗淡泊的心去面对世事、去品味生活,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也渐渐地感知着人生的不易,然后回过头来激励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去诠释它的伟大与坚强。正因为人生苦短,所以凡事都该释然,正因为生命短暂,所以更要马不停蹄。为所得到的感恩,同样接纳可能失去的所有,心似旷野容万物生息,人生定有更为广阔的天与地。倘若自己的内心在世俗的范畴内达到了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那么淡泊的生命便被洒上了一层金色的阳光,宁静而温暖。就这样,在醉的状态中做清醒的人与事,带着思想的正能量,求释然,求方向,工作勤恳,与人无害,这便是最大的心安。
忙碌之余,我会偶尔的站在项目部的三楼上眺望远方,观远山近水的美轮美奂,赏江南边陲的烟雨蒙蒙,毗邻的田地里,一方麦田金黄,一方新植正翠,枯萎的秸秆丛中一株株小草绿意渐浓,让人忍不住窥视那份暗隐着的希望。收获与新生并肩是我在南国的田野里所看到的不同于北方的景象,而看到的共性是:一切成熟了的都在低垂着头。或许我们成长的路上没有那么多的歌声与微笑,但人生的质量与厚度却真真离不开今日的辛勤与历练,走在成长的路上,只要觉得每一天都踏实而有意义,那么何愁人生没有宁静致远的安然呢?(铁路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