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三月,塘沽的供暖戛然而止,要照往常的逻辑,这“戛然而止”是有些突兀的,但适逢举国气温骤降,遥远的家乡刚刚挤出一丝春意,竟又是一片冰天雪地,宛如这一年自春至冬的光景全在弹指间。
租住的房子,在24楼。隐隐还能感觉到窗外汹涌的放肆,索性播放一支惬意的曲子,逃到窗前,暂时摆脱电脑的绑架,毕竟我们平日已经受够了网络世界的狂轰乱炸,需要留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一眼望去,万家灯火,烧透了塘沽的夜空,暗暗地红色,让本不平静的夜晚更多了几分神秘。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有过这样一个想法,这沐浴着万家灯火的每家每户,都在发生着什么,每一盏灯下,究竟著谱着怎样的流年。目光流转,路灯下一抹蹉跎的轮廓,身后跟着自己的影子,一步一步,影子慢慢拉长,消失,然后又渐渐出现,周而复始,踱出我的视野。也许是这天气作怪,难得一刻的思索,竟变得有点凄意,远方的家人,屋子里应该是暖的,剩在盘中的饭菜应该是温的,一切用具应该都是舒适,唯独两位长辈的心里,是有点不安的。游子不愿直面植在心中的那根情丝,父母不愿牵动情丝让游子意乱,但这思绪的传递是不需要波澜的,每一个心跳,都早已被丝线递至远方,远方的那盏灯下,究竟有多少被错过的流年。
思考,其实是对自己的拷问。
萧风作祟,晕灯作伴,树影摇曳,音乐却是欢快的。深沉的情绪不宜多弄,但却往往难以自制,尤其矛盾的,是当事人往往千丝万缕难释怀,旁观者却是叹其呻吟九转无病来。当然,生活是需要正能量的,所以并没有刻意陷入,只是眼随着心,心随着思,不停游走,任其走多远,终究是要回来的。
想来这样的天气,古人定会纵情于萧瑟之间,吟出传世的韵意。不过,这韵虽传世,但未必都讨人欢喜。得意的迁客自然会豪言抒怀,后世皆赞叹其情怀。失意的骚人,触景生情,悲者凄凉,愤者彷徨。说来也巧,狂风应景肆虐,树枝无声斩落,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终于将我拉回今夜的主题。百年前杜甫的祈愿,我辈终使其得偿,就连我这初出茅庐、远行执业的晚辈都已安住不动如山的广厦,无此广厦,又何来我一夜游思的安逸。
何以至此,唯有建筑。
思至此处,一股温热,幸福。
中国建筑,筑福天下。(总承包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