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 | 中建网群
新闻中心
公司快讯
集团新闻
国资动态
行业动态
专题专栏
通知公告
公司快讯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快讯
一桥飞南北 人和筑通衢——中建六局建设松原大桥纪实
发布日期:2013-03-04字号:[ ]

    2006年秋,中建总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把吉林省松原市第二松花江大桥的施工任务交给了中建六局,那一刻,全体建设者的誓言汇成了一句话——造老百姓放心的桥!

2006927日奠基开始,这座承载着松原市人民迫切渴望的大桥,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被中建六局人精雕细琢着。

20091126日,松原大桥通车典礼的前夜。松原市委书记蓝军托人转达了一句话给项目部全体人员:“松原太需要这座桥了,大桥如期通车,我请大家喝庆功酒!”

 

 

保工期,凌越难题之上

六局的建桥之路,是一条越极限、超自我的挑战之路;更是一次创新型、破纪录的拼搏之行。

谈起造桥,六局人在中建系统已经创造了七个引以为豪的“第一”:承建总公司第一个BT项目——吉林市江湾大桥、获得第一个市政鲁班奖——大庆市萨环东路立交桥、与中建国际合作承建建筑面积最大桥市政立交桥——天津志成道立交桥、最高薄壁空心墩(72米)——山西阳五高速公路荫营河特大桥江西省最大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景鹰高速岗上互通哈大高铁最长桥——沈北特大桥(22公里)我国北方跨度最大变截面悬浇梁(跨度160米)——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永定新河特大桥。

但即便如此,每一次面对新的大型桥梁工程,六局人都喜欢让自己心态归零。正如中建六局领导所说:“归零是为了更好地超越!”

 然而,造老百姓放心的桥,说来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

松原大桥横跨松花江,全长4.17公里,主桥2.55公里,分离式双塔斜拉,主塔承台采取沉井施工工艺,钢沉箱比武汉长江二桥主塔沉箱体积还要大。

这还不是最难、最危险的。

施工队伍进场之初,第一块难啃的骨头是主塔筑岛。时值初冬,松花江已经结冰,机械设备无法入岛。如果等到冰雪消融,就得来年春天。按设计要求松原大桥建设工期为三年,但当地实际可施工时间每年也就78个月,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干三年的活,工期超紧啊!

时不我待,怎么办?

时任松原大桥项目执行经理、现在为基础设施部助理总经理兼重庆江津长江大桥项目经理的黄克起走访当地群众,征询冰上能否行车,群众都说冰上行车很危险,以前曾经有过车沉冰底、车毁人亡的先例。这是一次挑战,弄不好不仅七、八十万元一台的设备有沉没的损失,而且有人身危险。但为了争取工期,他还是毅然大胆决定,自己冒着危险试一试,让人用绳子把手绑在方向盘上,驾驶着挖掘机缓缓开进。在场的人们都捏着一把汗,勇往直前的挖掘机,终于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开到了江心。接着,其它设备也陆续运抵筑岛现场,正式开工提前4个月,节省了一个冬天的时间。

转眼冰汛季节到了。以往正常开江都在4月初,可是20073月下旬就开江了,往年上游龙华便桥两次被冰凌撞毁,架设一个便桥需要一个半月时间。六局人决定迎战冰排保住便桥,他们在上游20公里处就设立观测站,准备好所有挖掘机、吊车等破冰设备。

当天晚上春寒料峭,下着刀子般的密雪,刮着刺骨的寒风。

上游观测站已经观测到一个300长、80多米宽的大冰排正顺流而下,沿江冰凌层层堆积,形成冰山,来势凶猛,随时有冲垮便桥的危险。时任项目经理、现在为基础设施部副总经理兼建虎项目经理的回光林不顾危险,在桥上指挥挖掘机、吊车,采取爆破击打等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和工具对抗冰棱。在冰山的挤压下,便桥摇摇晃晃、嘎嘎作响。冒着桥垮人亡的危险,大家从深夜“战”到凌晨5点,激战两天两夜,冰山终于败下阵来,瓦解成碎块,流向远方,保住了施工用的便桥,使这座桥成为松花江上有史以来唯一一次没被冲跨的便桥。

两年里,大桥施工中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在施工人员面前低头让路。

进入20096月份,距离大桥计划通车仅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144根挂索还未开始安装、桥主体还有多跨没有合拢,这两个关键点未完成,从松原市党政领导到业主每个人都捏着一把汗,经常凌晨到工地“飞检”。大桥办领导更是隔三差五打电话询问是否能按时通车,言语中充满担忧,已经担当项目经理的黄克起每次都掷地有声地回答——能!让业主吃定心丸,不会只喊口号、轻承诺,他们倒排工期按小计算,施工人员白加黑轮流值班,项目人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这才确保了“8.30”合拢、“11.27”通车。

通车那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摸着崭新的桥栏杆对记者说:“这是我这辈子看见的最好的桥!”

攻难关,“金刚钻”上看本事

松原大桥桥型为分离式独塔斜拉桥,为我国独立自主创新设计。由于是创新型桥梁,在施工中六局人也随之不断创新,在推进工程顺利进展的同时,也着眼于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创新工具。在主塔桩基施工中,常规施工采用旋挖机,只能挖60米深,不能深入岩层施工,可是主塔桩基岩层近20,总深度80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项目部和厂家联系,由项目部技术总工、曾参与建设并担任南京长江二桥等八项路桥主要职务的牟春雷等工程技术人员建立攻关小组,决定采用国内改进型旋挖机,对钻头、钻杆大胆改进,钻头、钻杆都采用进口合金材料,提高材质的抗扭矩,经过多次现场试验,数据反复补充,终于获得成功,原来旋挖机打一根桩用15天时间,采用改进型旋挖机,打一根桩只需1.5天,工效提高10倍。

——创新工艺。在大桥主塔钢套箱施工中由静水下沉法改为抽水排砂法。松原大桥主塔钢套箱长53、宽23、高15米,传统工艺静水下沉法在这次大桥工程中有三个难题无法完全克服。一是桩基有21的钢套箱32个,无法正常判断其位置,给抽沙带来很大难题。二是工期紧。静水下沉每天只能下沉1020厘米,无法保证工期。三是地处北方,地下有多年冰土层,静水下沉法无法破坏冻土层,使钢套箱下沉到此处后将无法再下沉。而采用抽水排沙法将有效的解决了以上三个难题,使钢套箱按期下沉到位。一是增加钢套箱的钢度,再将钢套箱的水全部抽出,桩基钢护筒的位置就可以清楚看到。二是采用抽水排砂法,每天可下沉50厘米以上,保证了工期。三是采用抽水排砂法到了多年冻土层后,因为没有水,可以下去人和破土设备,有效地将冻土层破除,保证了下沉到位。

——创新施工方法。将塔上工作塔下做,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将环向预应力、深埋锚具、索管等部件,在塔下安装就位后,通过劲性骨架将位置定好后,再由塔吊将其吊到塔上,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总体提前了10天,创造了北方江桥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讲和谐,项目部里一家人

在采访中,我们曾不止一次地请中建六局基础设施公司的领导介绍几个该项目部的典型人物,他们说:“项目上的每个人都是典型,都为工程建设付出了很多艰辛,项目团队和谐,工作时斗志很高,认真负责!”

这话不假。

松原大桥项目部的建设者们敢打敢拼,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那么一股子“拼搏”的狠劲!

在安全管理上,他们措施到位,卡控严格。开工伊始,项目领导班子就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培训制度,成立了项目安全监察部,设专职安全员。在钻孔桩、基坑开挖、墩柱、现浇梁、主桥主塔施工中,针对每项施工都做好安全措施预案。每月对各施工作业队进行安全评比,重奖重罚,奖罚分明。三年里,工程施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这在全国的建桥史上也不多见。

 在质量管理上,他们科学安排工期,环环相扣、一丝不苟、步步推进。业主曾不止一次用“从容”二字来形容项目部的指挥,可大家心里清楚,这份从容正是得益于心中的胸有成竹,那是无数个不眠不休夜晚的辛劳与无数次的精益求精叠加而成的。

在项目上有这样一段佳话:2007年初,大学毕业的王伟和王娟刚领完结婚证,正在筹办婚礼时,公司决定派他们去松原大桥项目,他们毅然推辞婚期。大桥项目部开展“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时,施工人员两班倒,24小时作业。一次,王伟在工地上把脚扭伤了,接连几天不消肿,医生要求他“一定要好好休息,至少一个月不能随便走动”。王伟这个壮小伙愣是拖着馒头大的脚踝坚持一瘸一拐地奋战在施工第一线,处理技术难题。人们在灯火通明的工程项目部里,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现场,经常看到他忘我忙碌的身影。

工程建设整三年,项目部里有9对新人喜结连理,这也是项目的另一大收获。为了如期建成大桥,他们抛却儿女私情,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建设中,在项目上办婚礼,业主、监理一起来道贺,那是别具风格啊。如今大桥建好了,这9对新人也大多锻炼成才,陆续或即将奔赴到重庆江津长江大桥等路桥工地。

 

一线波浪地腾蛟,两岸峡生天生桥。

如果有可能,我倒希望在建成通车的松原大桥旁,伫立起两块特殊的石碑——纪念碑和静思碑。那些为松原大桥倾注心血的中建人的名字将镌刻其上,那些建设中难忘的瞬间和思索将铭记于此,等待历史的检验。(杜晓晖 李富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现有资质
下一篇:我局2009年取得14项专利并实现发明专利零突破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六局纪委监督举报|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减免房租事项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22-24161600 传真:66310077 邮箱:cscec6b@cscec.com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219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