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建股份公司副总裁马泽平赴我局及三公司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调研。股份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审计局、资金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领导陪同。工程局领导吴春军、孙立新、吕晓刚、信群、陈思玲、黄泽林、王文贵、姜旭参加调研。三公司总经理李健就三公司经营业绩、制度建设、结构转型、发展战略等内容作了工作汇报。
工程局总经理孙立新作了题为《加快转型步伐提高发展质量为股份公司经营结构调整做出新的贡献》的工作汇报。重点介绍了我局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基础设施业务取得的成绩、区域优化的成效、经营业绩考核工作、集团管控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对我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总公司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说明。他指出,下一步,我局将加快转型步伐,努力扩大转型成果;深耕区域市场,调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借力集团优势,拓展和壮大投资业务;以“软实力”第一为目标,深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高质量抓顶层设计,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加强资金管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考核指标,提高经营质量;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抓好企业党建工作。
工程局总会计师陈思玲作了题为《认真筹划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关键预算指标》的情况介绍。
股份公司各部门领导从外董对股份公司的考核及二级单位压力传递的角度、经营创新角度、铁路市场及铁路项目履约角度、报表的合规性及外部审计机构对我们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马泽平对我局基础设施转型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六局紧紧落实总公司党组的决定实施战略转型,战略思路清晰,行动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做到了“一年一个台阶”,总公司上下都看到了六局取得的成绩。
他要求六局,一是要建立新的营销战略推动转型。对此,他就基础设施业务的特征、六局内部架构的设置、信息来源等几方面谈了几点意见。他认为,基础设施业务的四大特征为:一是紧跟国家战略投资导向、涉及国计民生、受政府关注和欢迎;二是具有资本流动性特征,资本市场与项目高度融合;三是性质为公共项目、民生项目;四是规模大、施工复杂、工期长、竞争对手强大。马泽平强调,发展基础设施业务能提升中国建筑的品牌和地位,六局目前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转型的问题,还担负了提升中国建筑品牌和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的重任,任务光荣。他建议六局,除建委外,还要在发改委、交通局、水利局等政府机构中提升自身知名度。他认为,六局的区域公司都应该发展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在天津及东北、西南区域的政府影响力,三公司搬迁成都后,要瞄准一个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迅速树立品牌形象。
二是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转型。利用EPC模式、BOT模式、信托、委贷、保理、征信等新型模式优化资本金。
三是要加大催收清欠力度推动转型。分析负债是哪一块业务带来的,进而提倡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业务,因为基础设施业务需要资本金少,加上资金优化,则应收款回收快可尽快抵消保证金。同时,基础设施项目是给总公司的资产负债、应收款的周转提供正能量的。
四是要加强项目履约、抓好质量安全生产推动转型。履约情况的好坏,是企业信用品牌的标志,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和口碑。
吴春军感谢股份公司领导对六局的鼓励,他认为,六局一直以来坚持、坚守基础设施业务,局班子风正心齐、凝聚力不断提升,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在对基础设施市场的了解、抢占先机等方面信心十足,迎来了总公司整体经营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期。马总此次对六局建立新的营销战略布局、资本市场向高端客户迈进、领导班子带头跑市场的各项建议,给六局带来的启发和触动很大。同时,六局也看到了自身创新模式等方面的短板,局班子成员将深入贯彻落实、消化吸收马总本次调研的指示、要求,尽快抓住总公司整体调整经营结构机遇期,使六局真正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董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