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装配式建筑已占新建建筑13.4%,今后保障房、商品住宅将积极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新型建筑工业化要提速了》为题,报道了中建六局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情况,新华网、中华网、第一财经等多家主流媒体对上述报道进行了转载发布。 中建六局(天津)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楠接受访问,他以北辰区顺义道北(中储三)A、B地块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推进应用情况及优势特点。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推进的北辰区顺义道北(中储三)A、B地块项目,相较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该项目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每层施工周期缩短2天、降低人工成本1.5%、湿作业减少10%。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大幅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和时间,交叉作业方便有序;建筑装配中每道工序都可以像设备安装那样检查其精度,以确保建筑建造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装配式建筑能从根本上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局面,有效降低建造过程中的大气污染和建筑垃圾,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助力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建六局近年来积极践行发展理念,整合内部优势资源,立足于建筑工业化的科技型企业,通过产业联盟、工程总承包一体化建造,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应用体系和产业化平台,致力于成为建筑工业化的倡导者、引领者、践行者,全力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 先后成功入选“天津市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国家第二批建筑产业基地”,加入天津市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被授予联盟理事单位。生产的装配式建筑部品成功列入《北京市产业化住宅部品认证产品目录》,多位员工入选天津市建设领域科技专家库。 由中建六局绿建公司创新研发的发国内首条兼容PC构件和浮置板生产的综合生产线,采用智能化信息系统,自动化布料系统、全自动流转、一体式驱动、低噪振动等10余项PC生产线先进技术,配备码垛车、摆渡车、振动台、布料机、蒸养窑、翻转机等10余件大型生产设备及机械,生产效率高、定位精度准、下料重量有保证,能够实现混凝土机械布料一体化振捣,模台全自动流转蒸养,配合全自动的管片生产线,综合年产能达到12万立方米/年。 中建六局立足于京津冀地区业务发展布局产业基地,运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系统等10余项先进技术,先后承接了一大批装配式构件订单,产品类型涵盖了房建PC构件及地铁盾构管片、浮置板、综合管廊、预应力水工构件等市政产品,形成了装配式建筑全系产品格局。 中建六局不断完善现有成熟装配式技术体系,加大多种装配式新技术集成应用,优化施工工艺工法,研发配套施工器具。在FREMPCO七位一体的模式,实现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通过业务联动,利用设计优化降低项目整体建造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在建筑工程局领域,承接了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航港北苑项目(装配率60%)、津滨塘挂2019-5地块居住项目(装配率50%)等多项高装配率、高星级绿色建筑工程项目。 在轨道交通领域,承接了天津地铁天津轨道5、6、7、10、B1、Z4号线,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西安地铁14号线等项目,研发并实施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积极推广地铁全预制产品。 在桥梁领域领域,承接了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等一大装配式桥梁项目,装配式桥梁业务在行业内具备了显著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 未来,装配式建筑将迎来更大的成长空间,而中建六局将立足新型建筑工业化,致力于运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打造涵盖投资、科研、设计、制造、采购、建造、运营一体化全产业链运营管理体系,为工程局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黄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