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 | 中建网群
新闻中心
公司快讯
集团新闻
国资动态
行业动态
专题专栏
通知公告
公司快讯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快讯
“从心出发,筑梦前行”——中建六局举办2020年青年创新创效大赛决赛
发布日期:2020-12-12字号:[ ]


12月12日下午,工程局团委联合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技术中心在津举办了“从心出发·筑梦前行”青年创新创效大赛决赛。来自中建桥梁、城建公司、华南公司、轨道公司、水利水电公司、土木公司、发展公司、安装公司、绿建公司、局技术中心等单位、部门的11项创新创效成果,展开激烈角逐,以科技创新、科学创效为工程局高质量发展助力献策。

活动以主会场与视频分会场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工程局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王江海,副总经理、总经济师黄泽林,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宝珑,局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局属在津二级单位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科技部、团组织负责人,青年创新创效大赛决赛团队代表共计40余人在主会场出席活动。外埠单位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基层项目总工程师、商务经理、团支部书记及青年员工代表共计约800人在分会场参加。

今年以来,全局各单位共开展创新创效大赛69场次,形成创新创效成果307个。本次大赛,从方案出台到具体实施,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青年员工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各单位、部门经过选拔初赛,共挖掘创新课题19个,经复审后,共有11个创新课题进入到决赛环节。

比赛采用成果展示与互动答辩模式进行,参赛选手对成果进行现场展示讲解,对评委提问做出回答。评委依据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及应用或试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选手的综合表现等,现场进行打分。

    “设计采用了无封底‘E’型组合围堰施工,形成了稳定的挡水体系,使大桥主塔施工安全渡过汛期,保证了施工的连续性”。比赛现场,参赛选手精心制作了多媒体和视频演示,从成果背景、取得效益、创新点、实施方案、风险评估、应用前景等方面,图文并茂对成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刘宝珑对此次青年创新创效大赛活动的成果表示赞赏,他表示,深刻感受到了中建青年的匠心精神和不断拓展幸福空间的使命追求,希望今后在地下空间、防灾减灾等方面加强合作。

黄泽林在点评中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技术创新,而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根本。本次创新创效大赛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创新分享及展示的平台,帮助青年激发创新潜能、释放青春能量。希望大家以此为开端,让更多青年加入到创新创效行列,聚焦公司发展方向、围绕工程局提升之年各项重点工作,聚焦前沿技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科技工作的价值,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激发创新思维,迸发创新活力,为公司“两年提升”奋斗目标实现,不断创新创造,献计献策。

最终,通过激励角逐,轨道公司的柴艳飞、吴志远、夏卫兵、孙鹏清、魏东波团队完成的《盾构机中板始发技术创效》,以91.875分,力拔头筹,荣获一等奖。

    局技术中心的谢朋林、李明、周俊龙、耿文宾、彭浩团队完成的《大跨度桥梁索塔横梁关键施工技术》和强伟亮、刘晓敏、于海力、李超、李阳团队完成的《长江上游铁路高边坡区域无封底E型组合围堰创新技术》荣获二等奖。

    中建桥梁的曹海清、赵磊、李林挺、王伟、王忠萌团队完成的《海域承台可拆除底板钢吊箱施工技术创新》,华南公司的韩向琴、林雷、董文进、赵佳柠、陈立宏团队完成的《珠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复杂地质超深基坑综合施工技术应用》,安装公司的徐皓、杨帆团队完成的《大跨度组合钢结构大高差非平衡整体同步顶升关键施工技术》荣获三等奖,其他5项成果荣获优秀奖。

       其他5项成果荣获优秀奖。王江海对参加此次大赛的各单位、各部门、各项目和有关人员的付出、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获奖项目及人员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本次青年创新创效大赛开展得很好,通过竞赛,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创新创效热情,为实现工程局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一是涉及领域范围广,包含房建工程、桥梁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等各方向领域;二是本次参赛成果均为原创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共取得了专利28项,获得各类奖项和论文34项,推进了企业自主创新,积累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三是参赛成果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四是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平均年龄仅为29.3岁,充分体现了青年员工对科技创新创效工作的热情,青年员工的创新创效意识正在不断地提高。

就进一步推进工程局科技创新创效工作,他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创效的重大意义。务必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创效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创效切实增强工程局核心竞争力。二是要注重发挥科技创效的带动引领作用。要建立科技创效工作指引,找准科技创效点,指导项目科技创效实施和执行;抓好项目技术指导,围绕项目创新创效,从保履约、控质量、创效益的角度做好服务指导。三是要做好项目科技创效策划。项目中标之后,要首先针对项目特点和现场施工环境,对项目潜在技术风险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项目技术风险点、科技创效点,拟定应对措施。做好设计优化和施工方案优化,全面提升项目创效能力。四是要强化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与绿色施工技术,聚焦产业技术研究,做好对创新成果的培育、总结、提升和推广应用工作。五是要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创效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人才优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全员的创新创效意识,以高标准、严要求,创造出更多适合项目生产实际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掀起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蓬勃发展的热潮。

他希望,大家以此次创新创效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六个专项行动”各项要求,再接再厉,争创佳绩,全面提升全局的创新创效能力,推动工程局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还正式发布了《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科技创效技术指南及案例选编(1.0)》。该手册结合工程局房建、桥梁、地下等各工程领域的优秀创效案例,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方案优化、技术改良、设备研发、工程设计变更、“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各方面的技术创效关键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讲解,主要包括科技创效的主要内容、科技创效指南和科技创效案例选编三部分内容。(局团委办公室)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中建六局召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暨党建品牌推进会
下一篇:中建六局团委召开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六局纪委监督举报|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减免房租事项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22-24161600 传真:66310077 邮箱:cscec6b@cscec.com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219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