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建六局2013年基础设施业务现场观摩工作交流会在武汉召开。中建六局领导吴春军、孙立新、信群、陈思玲、黄泽林,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局属二级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大会在《启航2013基础设施在前进》视频短片中拉开帷幕。
会议首先听取了局副总经理孙立新所作的题为《市场引领 转型升级 创新管理 鹤立中建》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2012年度全局基础设施业务工作业绩,客观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结合中建六局打造“两个第一、五个前三”高品质工程局的整体要求,对2013年基础设施业务重点工作的进行安排部署。
报告指出,2012年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业务紧紧围绕工程局年度工作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调整中逆势前行,转型发展有新举措,市场引领带动有新提升,项目运营管控有新收获,科技创新成果有新提高,品牌宣传建设有新突破,人才队伍培养有新成效。但全局基础设施业务在快速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亟待改进提高的地方,如基础设施业务系统性、体系化管理不健全;基础设施业务自主营销规模总量与其它工程局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团队建设规模低量徘徊。
报告明确,全局基础设施业务要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注重专业操作为指导思想,以大型项目营销管理实施为依托,以转型激励考核为手段,推动落实全局基础设施业务合同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人员占比以及科技成果和获得奖项在8个工程局中努力达到第一;加强基础设施事业部职能二次调整、三次定位,继续深化专业化公司业务升级,全力推进工程局子公司、分公司各项调结构指标符合“十二五”战略节点要求。2013年,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强化体系建设,深化转型发展;深化市场引领,提升区域化深耕能力;深化管理创新,提升标准化管控能力;重点推进结算回款和投资项目回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深化技术创新和集成,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深化人才引进培养,提升人才结构转型支撑力。
中建六局总会计师陈思玲强调,各单位要坚定基础设施业务转型信心。认真做好项目管理策划,精准计算项目成本,层层签订《风险抵押目标责任书》,做实考核兑现工作。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实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中建六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春军指出,全局基础设施业务工作会选择在武汉四环线项目驻地召开,无论是会场经验交流还是现场观摩交流,都更能让与会人员直观的感受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氛围。同时,简洁、高效的办会宗旨既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也是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有效举措。各二级单位认真思考、自我加压,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业务的占比权重,促使基础设施市场经营的纵深发展,扎实提高基础设施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不断推进2012年基础设施结算项目的工作,稳定提升创效能力,确保现金流进入良性循环。各二级单位要有大局意识,按照财务资金集中制度,共建共享局资金池,并将贡献大小作为第二年工程局信贷支持与考核政策的重要参考。
他要求,局属各二级单位要提高转型思想认识,坚定信心,把政府公共财政类的投资项目统一确立为“大基础设施”概念;要深化体系打造,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板块组织机构,认真详实、口径统一的进行月度、季度数据上报;加强基础设施业务市场纵深,深化区域市场营销,基础设施专业化公司要认真规划业务区域;要与工程局市场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紧跟总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跟踪的大项目,重点加强与总公司海外事业部的联系,设立工作组,安排专人进行对接;要强化大项目履约,大项目的人员配置与品牌维护上,要充分考虑六局整体利益,各参建单位要服从项目指挥部的统一管理;加强基础设施业务的成本管控以及基础设施事业部投资的成本管控,确保收回投资项目的收益和营销效益。
会上,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巩汉波就2013年全局基础设施业务目标分解进行解读,并提出了基础设施事业部落实工程局转型发展目标的具体举措。基础设施事业部、桥梁公司、土木公司、武汉西四环项目部分别以科技创新、项目管控、施工成本管控、武汉四环线项目管控模式为题进行经验交流发言。
会上,孙立新与局属各二级单位签订了《基础设施业务2013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统一乘车前往武汉四环线项目现场进行观摩。(王洪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