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文化的力量——中国建筑文化论坛”在京举行,全面总结《中建信条》颁布以来中建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情况,隆重发布中国建筑行为规范——《十典九章》。论坛邀请了中国建筑部分子公司董事长就企业文化坐而论道,中建六局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春军围绕“企业结构转型中文化的引领作用”进行了主题发言。
吴春军说,中建六局在转型初期就开始了文化寻根的过程,经过追溯历史,我们认定中建六局的前身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舟桥部队,这就是我们基础设施建设最早的根。2007年3月5日,中建六局以江湾大桥项目部为基础组建了基础设施事业部,通过几年的发展,先后孵化出桥梁公司、地铁公司、铁路公司,现在这三个专业公司支撑了六局的半壁江山。目前,我们在施的有15座大桥,有中国建筑首条超过一百公里的铁路额济纳至哈密铁路EHSG-2标段,有中国建筑在国内超过一百公里的首条高速公路鹤大高速。在承建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也是我们文化的演进过程。
吴春军说,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业务发展得这么迅速,除了靠我们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靠文化的引领支撑。《中建信条》发布后,中建六局以中国建筑企业文化为根基,淬炼六十年传承的优秀文化因子,延展出“恪守正道、勇于担当、学习进取、追求跨越”的企业方略,发布了与《中建信条》一脉相承的《中建信条·守正文化》手册,从文化入心到文化正行,坚持以文化引领企业改革发展。
在发言的最后,吴春军与大家分享了一个关于“半瓶矿泉水”的故事。他说,2003年我在山东工作时,陪易军董事长参加一个活动。活动完以后,易董回去找他喝剩下的半瓶矿泉水。我就问易董为什么着急找这半瓶水,易董讲,这半瓶水扔到那是没有人喝的。第一,浪费。第二,水资源是宝贵的、不环保。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条,这半瓶水扔到那,造成后勤管理人员收拾会场比较费劲,会场服务人员收拾以后,捡垃圾的人也不方便,他还得把水倒出来。这个细节也影响了我,现在六局开大会,很少有半瓶矿泉水扔在会场的情况。因为我带头把半瓶矿泉水带走。开始肯定会有人不习惯,但是时间一长大家也都养成了这个习惯。什么叫文化,文化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无处不在。我认为易董这半瓶矿泉水的故事就可以作为我们中国建筑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小注脚,其实文化就在这些细节当中。(赵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