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部队中不少人是从国民党部队里俘虏过来的。在“国军”中,他们表现是一个样;在解放军中,他们的表现又是一个样。这是两个政党的“磁力场”不同的缘故。
《长短经》(现在也叫《反经》)中有句话:“无形者,物之君也。”意思是说;无形的东西,是有形万物的主宰。这使我不由得想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中无处不在的东西,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无形的东西,但它却主宰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我理解企业文化也像物理学所讲的的磁场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并且起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建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我们中建系统在营业收入、利润等都翻了几番,市场的占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已经成功地跨入了世界500强的第100强。但笔者认为,我们更大的收获是系统内文化的趋同,成功建设了共有的精神家园。也可以这么说,中建三十几年的发展和成就,主要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恰恰就在于无形的东西。就是说我们中建文化软实力得到持续提高。
企业间的最高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间灵魂的博弈、实力的比拼,企业的实力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力,软实力是场。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没有软实力匹配,硬实力也硬不到哪里去。从长远看问题,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具持久性,更具影响力。企业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文化软实力起着更大的作用。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是在竞争环境下的企业面临的一个长期课题。
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要注重奉行企业信条。做为中建的一员,非常欣喜地看到我们有了自己的企业信条,已经有了统一的文化观。企业信条是企业经过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习惯,是全体员工必须奉行和坚守的理念,体现了企业核心团队精神。一个企业的行为取向是由企业信条所决定的。企业信条凝聚着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大家的行为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行为和价值取向。观念一转天地宽,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任何行为和结果都是从观念开始的。转变观念是前提,落实是关键。学习可以改变思想,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结果,落实企业信条,最重要的环节是将信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知道”远不等于“做到”。这正如人们都“知道”吸烟的害处,但真正“做到”戒烟的人却寥寥无几一样。要从“知道”到“做到”,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还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企业的发展需要超强的执行力做为保障。企业的执行力文化也应像军队一样:军令如山倒。企业的执行理念应是坚决执行,马上行动,追求结果至上。说到了不等于做到了,做到了并不等于做到位了,执行到位是关键。因此在重视企业信条宣贯的同时,更应重视信条的落实,真正做到企业信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要注重落实以人为本。没有沉不了的船,也没有垮不了的企业,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企业管理说到底是人,人的因素第一。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经营人心,真正持久有效的企业文化无一不是以人为本的。古圣先贤总结治乱之道,王道、霸道、无道,归根到底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因此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办企业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做企业就是做文化,做文化就是做人,人若不懂得修身涵养,不思固本,不仅仅难以成功,反而可能危及企业。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关键是战胜自我。企业的“强”表现在效率上,干部的“强”表现在自胜上,正如老子在《道德经》所言:“胜人者有利,自胜者强。”如果我们每个员工都有坚定的信念,共同遵守企业信条,企业就会有超强的源动力。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人是人才,企业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企业应该设立动态的人才选拔机制,即“赛马”而非“相马”。古人说:“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是指人才难寻的意思,企业不要搞“伯乐相马”,而是提供赛马场,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的机制来选拔人才、创造人才,使员工的管理永远处于动态管理之下。要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训练。社会的人才不等于企业的人才,只有经过训练合格才能成为企业的人才。企业的培训首先应是企业信条的培训。要打造学习型团队,持续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要努力为全体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会,挖掘创造潜能,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努力使全体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信条,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要注重落实领导责任。在企业,工作中出了问题干部要负80%的责任,即,下属犯了错误,其80%的责任应由上级领导来承担。在管理上,关键的少数制约着次要的多数,20%的干部起着80%的作用。下面的素质,反映上级领导的水平。可以说,员工的问题,关键在干部。宣贯企业信条,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领导是关键。俗话说,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久而久之,这群绵羊就会变成“狮子”。要建设好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规划、狠抓落实,才能取得实效。企业各级领导要身体力行大力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勇于担负企业信条布道者的角色,要善于以榜样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员工强调参与意识,努力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的目标实现结合起来。因为最有意义的沟通是行动,行动比言辞更重要。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要着力将企业信条转化为企业文化规范,通过不断完善的相关管理制度,对员工日常行为和工作行为进行细化,逐步形成企业文化规范,以理念引导员工的思维,以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不断增强全体员工主人翁意识,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同成长、共生死,真正实现“人企合一”,充分发挥企业信条对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对于企业实力而言,硬实力只能管一时,而软实力管长远,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企业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无形纽带。企业应重视打造文化软实力,企业的员工应自觉成为企业信条的实践者,共同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持续增强我们中建的磁力场,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驾驭人性,用品牌成就人生,最终促进企业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贺国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