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 | 中建网群
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公司理念
责任理念
文化长廊
六局建设报
杂志专刊
公司快讯
首页>> 和谐企业>>文化长廊
必也正名乎(马秋果)
发布日期:2013-03-07字号:[ ]

     张爱玲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必也正名乎》,写的是关于人名的故事,印象中记得她似乎在文中抱怨自己的父母给她起了一个“恶俗”的名字,爱玲。其实在我看来,这个名字挺好的,不仅包含了父母对她的浓浓爱意,而且琅琅上口。也许是后来父母的离异给她带来了心理上的阴影,才使她对人生产生了怀疑,连带着对自己的名字也产生了几分幽怨。

不过,我在这里要谈的“名”不是人名,而是国名。

先从我上初中时亲身经历的一个笑话说起。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正打的不可开交,电视里经常播放以巴冲突的新闻。一天早上到学校,一位同学问我,以巴冲突是怎么回事儿,我说那是以色列人欺负巴勒斯坦人,他们用国家的力量来对付平民百姓。谁知那位同学反问,以色列是个国家吗?我说,当然是了,人家早在1948年就建国了。那为什么他们的国名后边不带“国”字呢?我说,苏联后边也没有“国”呀,难道它就不是一个国家?那时的苏联尚未解体,俄罗斯还没诞生呢。谁知这位兄弟的一句话差点没把我噎死,“你说错了。苏联又叫俄国”。

 这样的笑话大概只可能发生在八十年代,想想那时的中国人真是傻的可爱。

 

给一个国家起名估计跟给一个新生儿起名一样,那些“国父”们往往要挑选在本民族的语境中具有美好含义的名词,来作为自己所拥有这片土地的称呼。比如我们的国名,中国,意即“中央之国”,就透着那么一股惟我独尊的自豪和霸气。与我国国名相类似的国名还有不少,比如法国,意为自由的国度;泰国,意思也是自由之国;斯里兰卡,意为光明富饶的土地;莫桑比克,意为伟大的受贡者;波多黎各,意为富庶的港口等等。

并不是所有的国名都有美好的含义,就象家长给孩子起名,有绞尽脑汁、精选好词的;也有喜欢实话实说、朴素平实的,比如以方位来称呼自己的国家,如乌拉圭东岸共和国,这个国家在哪里一目了然;挪威,意为北方航道;澳大利亚,意为南方大陆;奥地利,意为东方王国;西撒哈拉,解释显得多余;最奇妙的是也门,在阿拉伯语里“也门”是“右边”的意思,因为穆斯林在圣城麦加做礼拜时,要面向东方站立,也门在右手边,所以得了个“右边”的称呼。

也有以当地物产做国名的,如阿根廷,意为白银之国;巴西,意为红木;秘鲁,意为玉米之仓;格林纳达,意为石榴;巴拿马,意为鱼群;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津巴布韦,意为石头城等。

有的国名带有颜色,比如埃及,意为黑色的土地;佛得角,意为绿角;格陵兰,意为绿色的土地,其实是一片白色覆盖的荒原。

就象我国农村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好养活,管自己的小孩叫“狗剩”、“傻蛋” 、“傻小”一样,历史上也有一些“国父”,给自己的“孩子”起的名字听起来不那么好听甚至带点贬义。中美洲有个国家叫危地马拉,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危地马拉是“腐烂的树木”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跟那些“狗剩”、“傻蛋”相似?保加利亚,意为“叛逆者”,听起来就象一个父亲管自己的儿子叫“嘎小子”一样,言谈中充满着怜爱。

 

名字响当当,事业不寻常,这样才能对得起“国父”们的期望。如果空有一个好名号,无所作为,这样的国家是不会受人尊重的。

历史上的中国大多时候都能担当得起“中央大国”这个称呼所赋予的含义,不管是叫大秦、大汉、大元,还是叫大唐、大明、大清,对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后世的史家们往往要在该朝或该国的名字前加上一个表示方位的字,以示与中原正统王朝的区别,比如南宋、北魏、西夏等。当然,东周与西周、东汉与西汉不在此例,它们是按照都城的方位而命名的。

历史上的中国人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往用带有贬义的词汇来称呼他们,以示轻蔑,比如北狄、西戎、东夷、东胡和南蛮等,有时甚至用带有反犬旁表示动物的字来称呼他们,比如秽貊。这种心理上的自大与大国沙文主义甚至延续到了近代。记得当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勋爵出使中国时,各地报告英吉利特使行程的奏折都不忘在“英吉利”三个字的左边加上“口”字旁,就是这种大国沙文主义的孑遗。我想,外国国名旁加“口”,大概意思是表示我大清国姑且高看你一眼,不把你视为未开化的野人,但骨子里的蔑视依然存在。

孰料外表强悍的大清国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以后的几次战争也是屡战屡败,这一来彻底打翻了大清国民的盲目自尊,再也不敢用带有侮辱性的字眼来称呼这些“蛮夷”了,相应的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都拥有了一个不错的中文名字,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捎带着连挪威、瑞典、丹麦等北欧小国也沾了光。还是在上初中时,有一次与同学闲聊,谈到各国国名时,大伙不由的感叹,怎么好字眼都让那几个强国占去了?

当然这是历史了。现在的中国人在翻译外国国名时,再不用那么费尽心思选择字眼,一律改为音译了。音译方便固然方便,只是缺少了一些韵味,几个毫无逻辑关系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国家的国名,这对熟悉汉字音、形、义特点,希望通过国名能得到这个国家更多信息的中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不仅是强盛时期的大清国具有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不觉得自己伟大,对应到汉字中,就是在本国国名前要加上一个“大”字,比如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自称“大日本帝国”;韩国自称“大韩民国”;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就连弹丸之地,太平洋岛国斐济,其国名的含义也是“最大的岛”。

那么,比“大”更大,怎么称呼呢?就叫“日不落帝国”。提起“日不落帝国”,一般人认为特指“大英帝国”。其实,历史上第一个自称“日不落帝国”的是西班牙,16世纪的西班牙,殖民地遍及亚、非、拉,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自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可惜的是,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西班牙无可奈何的把“日不落帝国”的头衔让了出来;其后,英国在17世纪打败荷兰,在十八世纪打败法国,到十九世纪初叶,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已经遍及全世界,比当年的西班牙殖民地更多更大,大英帝国成了第二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当今世界的“日不落帝国”无疑是美国。不过,如今的美国人没有自称“日不落帝国”,他们对自己的称呼是“美利坚合众国”,其中的“美利坚”三个字是英文“美洲”的意思。美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上帝保佑美国”,其实美国人在说这句话时,也是在说“上帝保佑美洲”,美国人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美洲的代言人,或者说在美国人的语境中,“美洲”其实就是指“美国”。

由于美国在这个世界上巨大的影响力,对我们的汉字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现代中国人对外国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叫老外;惟独对美国人例外,称老美,其他国家的国民则没有这种待遇。我觉得这一点跟历史上西汉强盛时留下的“好汉”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此看来,国名事大,不可不察也。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怀抱未来的圆满(张海旺)
下一篇:心系建筑追求一生——学习陈超英事迹有感(周成一)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六局纪委监督举报|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减免房租事项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22-24161600 传真:66310077 邮箱:cscec6b@cscec.com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219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