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的解释是(性情或言行的)温和。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平和,是一种宠辱不惊的胸襟,是看门前花开花谢听窗外潮起潮落的悠悠心态。只有做到真正的平和,才能为人温和,对人和气,事事和顺。平和实际上也是让一个人的内心从狭小走向辽阔,从复杂走向简单。能容、能忍、能让、能原谅、心平气和,无欲无求。
人活得平和,才能放得下,想得开,活得才洒脱。世俗的名与利,有的人不是不要了,而是无论得到或者是得不到,得到的多或是得到的少,他们都会保持一份平和、一份坦然。
一个人活得越平和,就会放下得越多,心情就越开朗。
一次,在与朋友交谈中,与他们对“平和”的认知与理解产生了共鸣。对于“平和”要经过命运沉浮的洗礼、要经过大是大非的处事磨练、要经过人生酸甜苦辣的品味、甚至还要经过生与死的考验。一切都经历了也就体会了。经历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也诠释了平和的重要意义,也使生命的意义增加了坚韧与刚柔。
平和的人,性情豁达,厚德载物。雅量容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
平和的人,其玄机在一个“静”字,“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处人,理智处事,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平和的人,眼界极高。表面平凡,实则内聚,心中有坚石般的意志,胸中有经世济邦之策。其心,天青白日,其才,玉韫珠藏。居轩冕之中,不忘山林之味;处林泉之下,须怀廊庙之经纶。
平和的人,热情而不做作,忠诚而不虚伪。内不见已,外不见人,施恩于人是出于真诚,而不是利用别人来沽名钓誉,信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光明磊落,纯心做人,以致达到或追求无欲则刚的境界。
平和的人,从不被忙碌所萦绕,闲时吃紧,忙里悠闲。待人不严,教人勿高。宽严得宜,分寸得体。身心自在,能享受生活之乐趣。平和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工作方法,细细品味后难道不是吗?
平和的人,看待身边的人与事也是平和的,幸福指数和快乐指数也就上升了。幸福之外的任何东西,如金钱和权势都是人生的附属品,过眼云烟,风一吹就散了,对身在其中的自己要有一份正确的看待和理解。我们真正要得到的和拥有的是这些身外之物得与失的一种心灵深处的踏实与安详,其实人生的幸福也不全是得到,不全是拥有,让我们得到和拥有“平和”吧!拥有了平和,就拥有了幸福;拥有了平和,就拥有了一切。请在心中播种“平和”的种子,让它在心中扎根、发芽和怒放,让它盛开出娇美芬芳的“平和”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带给我们幸福与健康。(土木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