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易军在中国建筑2012年工作会上提出了打造“书香中建”的目标,内涵深刻、立意高远,深刻反映了知识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影响。“只有打造学习型中建、书香中建,才有机会超越对手、超越自己,才能完整地传承历史,才有能力去创新,才有希望拥抱未来。”
古语云:“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不断学习,既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途径,也是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唯有勤奋学习,勇于攀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肩负起时代的使命。
书中自有“高新精”。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新的知识、技术、经验莫不通过书籍发表。多阅读新书、好书,学习新知识的思想高明之处,新技术的新颖独到之处,新经验的精确缜密之处,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工作和生活时取长补短、游刃有余。对于我们所处的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如今对建筑企业的要求早已非过去“盖个房子”那么简单,建筑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也代表了人们的各种寄托、希望、追求。要把人的各种情感诉求通过建筑表达出来,新的理念、设计、技术革新必不可少,而这些成果也大多通过文字作品的形式反映出来,供人学习、思考和借鉴。身为中国建筑的一员,要时刻鞭策自己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而若想不被时代抛下,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书中自有“立世铭”。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通过书的传承,我们不仅了解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原则、“和而不同”的共生思维,还了解了“厚德载物”的和谐观点、“生生之谓易”的辩证传统。在为人处世上,既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又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既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修身之学,又有“言必信,行必果”的操守信念。这一切都成为了我们立世的基石,是我们必须遵从的信仰。在这个浮华的年代,如果没有“守正”的坚持,很容易被湮没在物欲喧嚣里,而书中的“立世铭”,就如同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不断磨砺我们的品质,淬炼我们的灵魂,让心灵更纯净,让生命更年轻。
书中自有“智慧法”。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如果把“古”的意义拓展开来,除了历史,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均可“为镜”。书籍正是凝结了前人的智慧,它既对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又塑造了当今的世界形态,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在我们个人成长中,书籍对于我们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它对于健全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智慧水平亦发挥了重大作用。多读书多总结,在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现象和问题时,就能做出正确而全面的判断,在纷繁复杂的现状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抓住事物的本质并采取有效、严谨的措施加以解决。特别是现阶段,建筑行业正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各种矛盾交织凸显,机遇和挑战同在眼前,如何向先贤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修养,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是现实而迫切的需要。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读的是一种精神,可以不断传承、不断创新;读书,读的是一种境界,可以淡泊明志、修身养性;读书,读的是一种智慧,可以明确舍得、理智平和。打造书香中建,此其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