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食品街地下停车场工程,是建设发展公司继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项目后,承建的第二个全地下工程,其业主是天津城市道路管网配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与文化中心项目的业主地铁集团一样,同隶属于天津城投集团。在天津市能够连续承接2项政府部门的重点工程,不仅说明了城投集团对建设发展公司的信任,也说明了建设发展公司的地下施工技术日益精进,在业内领域得到了认可。
食品街地下停车场工程是南市综合开发项目之一,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和平区区委书记李金亮、总工会主席陈靖宇曾先后到此视察,项目部对此深感责任重大。项目经理曹伟说:“实际上,我们是边学习边施工,在摸索中前进,因为以前没有这方面的施工经验,所以我觉得,正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的文化中心工程,对于我们项目来说,是个宝贵的学习机会。”的确,文化中心工程的建设者们可谓建设发展公司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他们在项目上摸爬滚打了一年,总结出了一套珍贵的地下施工经验,文化中心项目总工郭其训说:“同是地下施工工程,目前来看,我们的施工经验完全可以用于食品街项目。”开工伊始,食品街项目便去文化中心“取经”,文化中心项目经理孙少增热情接待了兄弟项目的来访,并通过播放幻灯片、画草图、现场讲解等方式,为食品街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对墙缝刷壁的次数、泥浆比重控制、锁口管起拔时间和绕流问题、钢筋笼下放时间、现场布置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经验介绍。“这对于我们开展施工有很大帮助。”食品街项目总工小关说:“文化中心项目的刘博士经常过来指导,每当我们遇上一些疑难问题,文化中心的同事们都会二话不说地过来帮忙。”小关是个26岁的小伙子,刚进项目部时多少有些紧张,感觉深基坑、地连墙等技术比较复杂,以前只是在理论上接触过,并没有实际施工经验。在文化中心项目的热情支持下,小关现在已经可以得心应手地完成日常的技术掌控,他的笔记本上,总结着建设发展公司地下施工领域更成熟的经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公司也在培养、储蓄年轻技术人才上迈出了一大步。
作为超深基坑作业的地下工程,食品街项目的地连墙深度达到了35米,在天津市范围内属于不多见的,面临着地处市中心、场地狭小、挖土困难的问题。曾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的文化中心项目当时创新了“型钢、混凝土垫层组合支撑体系”技术,现在,食品街项目部也自主研究了“岛式开挖”方式,搭建了栈桥,用小型挖掘机开挖最低处土方,最后在岛上用吊车将小挖掘机吊上来……从当初的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到如今的开动脑筋、自主创新,食品街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付出了不为人知的辛苦和努力。在这过程中,曹伟带领他的员工们先后到过文化中心项目、泰达塔楼A项目、泰达G2项目虚心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在挖土、护壁等技术上总结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曹伟甚至到过中建八局和保利集团的项目借鉴经验,用他自己的话说:“干工作就要凭自觉,如果能取各家所长为己所用,就会少走好多弯路。”目前,业主对食品街项目部非常满意,遇上这样一个谦虚好学、快速成长的项目部,业主表示“很放心”。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建设发展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项目部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并进的良好风气使这个大家庭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进军地下工程领域的过程中,文化中心项目部和南市食品街项目部发扬了很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外展示了建设发展公司“和谐项目、和谐团队、和谐企业”的文化内涵,在创造效益的同时提升了企业形象,为建设发展公司成为建筑业的“排头兵”进一步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