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报上读到两则关于动物利用的小故事,受益匪浅。
一:夏威夷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做猫鼬的动物,是老鼠的天敌,它的捕鼠能力比猫还强。于是把一批猫鼬放到发生鼠灾的庄稼地里,过了一段时间鼠害却没有减轻的迹象。为什么呢?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原来猫鼬和老鼠的生活习惯不同,老鼠夜间活动,白天在洞里睡大觉,猫鼬却正相反,白天活动,夜间睡觉,所以不能胜任。
二:瑞士的一家水厂引进尼罗河象鼻鱼监测水质。象鼻鱼感觉灵敏,能像雷达那样发射电脉冲。如果河水干净,每分钟发出的电脉冲400至800次;水质污染,发出的电脉冲马上降到200次以下。可在水厂使用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象鼻鱼根本监测不到水质变化。原来,它的监测本领只适合尼罗河,其他任何水里都发挥不了威力。
人生也是如此,实践证明,仅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有了相当强的能力,还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充分发挥能力的环境,才有望取得成功。
能力。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或干什么工作,首先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体力三个方面。随着工作的深入,,还需要增强各种各样的其他能力,如判断能力、筹划能力、谈判能力、思维能力等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是工作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各种能力并不简单地并列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这种在工作中,各种能力在质的方面的结合,称为才能。
敬业。一个人无论基本能力多强,如果没有干劲,缺少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是不可能干好工作的。就是说,对企业忠诚,对工作有激情,工作的热情或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敬业包括纪律性、协调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奉献精神。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敬业精神是员工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环境。一定要有与之能力、知识相适应、匹配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应提前做好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减少择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实践证明,初入职场,大多都充满激情和幻想,有干大事业的热情和冲动,有不切实际的远大理想和抱负,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一旦受点挫折和磨难,不是心浮气躁,就是心灰意冷,频繁的跳槽,这是谋职之大忌。因此,初入职场,要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要脚踏实地,永于和善于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树立干好本职工作是本分,更是责任的思想,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要有一股闯劲,要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展示自身优势,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使自己早日成为社会、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