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发生的投毒案,尽管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人们依然在不断追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在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
悲剧总是让人刻骨难忘,仅仅因为水费这点小事,一个研究生用卑劣手段,谋杀了另一个研究生,两个天之骄子以悲惨和耻辱的两种截然不同形式凋零,让各自家庭满心期待、璀璨开放的鲜花已然凋谢!据有关资料显示,十多年来在各类犯罪案件中,“高学历、高智商、低龄化”成为发展趋势。从至今真相仍未大白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到马加爵杀害室友案,到最近复旦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投毒案,以及新爆出的南航一个学生被同学刺死的事,高学历犯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令人震惊万分的是,多少年来,曾令一代又一代人无限留恋的温馨的大学校园生活变成了梦魔;曾亲同手足友好相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室友竟自相残杀。一句“谢谢室友不杀之恩”,之所以成为微博热门用语,正是因为它充分表达了人们的后怕之情:原来,日常一同起居饮食、毫无防备的同学和室友中,也有这样居心叵测、作案手段高明的凶手!这些进入高校门槛的学子,没有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做好事,却走上犯罪道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高学历的人走上不归之路?我们的法治、社会和教育缺失的一环到底在哪里?无数个偶然的结果就是必然,个案形成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要承担责任的也不仅仅是学校;失衡的不仅仅是教育体制,还有社会、法治等。
多少年来,无论家长还是学校老师,注重的都是分数。“分分,学生的命根。”道出来了多少莘莘学子心中的愤怒与无奈。然而,无论家长还是学校、老师对学生们的愤怒,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依然唯成绩、名校是图,完全忽略了道德、善良、爱心、宽恕等等关于做人的教育。致使好多学生心理素质极其脆弱不堪, 不少人变得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人味尽失,漠视生命,到处充斥着虚荣、享乐、个人主义至上,拜金主义。当这些负能量充斥头脑后,稍不如意便会恼羞成怒、大打出手,伤人害命。知识在他们手中变得可怕,而且成为了杀人的凶器和毒药。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智的健全、人格的丰满。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家长、学校、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注重应试教育、强调分数成绩而忽视身心素质、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人生理想和道德品质等等学习以外的东西,这是我们家长、学校、社会都应反思的地方。
当我们的家长、学校、老师,开始注重品格和人性的培养,将其与传授知识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还原教书育人的本质时。我们的校园悲剧一定能够减少,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一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