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 | 中建网群
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公司理念
责任理念
文化长廊
六局建设报
杂志专刊
公司快讯
首页>> 和谐企业>>文化长廊
与一位诗人的遇见(武金巍)
发布日期:2013-06-08字号:[ ]

  杨晓民说,诗歌死了。众人附和着高喊诗歌死了的时候,总会回望八十年代的诗坛,以之为纯净繁盛的诗歌时代,并从中寻求安慰。中国人似乎总是如此,习惯于回望,儒家认为希望不在将来,而在过去--先圣贤王的时代,礼乐齐家克己复礼。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脉搏,我们是做时代的传声筒,还是做自己的乌托邦,取决于自己。同样是对于八十年代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如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同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事实上,我从未敢设想,如果世界上没有诗歌,人间将会是个什么样子?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大国,泱泱华夏,以风骚为滥觞,几乎就是一部诗歌史。吟咏山水,议论庙堂;慷慨功名,喟叹浮萍......
  可谈论诗歌总是困难的,仿若言说“什么是美”一样,答案总是飘渺或遥不可及。古人云,无诗则文坛碎。诗歌用两千年时间浸入中国人的骨髓血脉,成为中国人感情的一部分。每一个维特少年都有过一段钟情于诗歌的日子,吟咏品鉴,颊齿留香,以为这便是完满的生活了。
  可扪心自问,我多久没有读诗了?
  日子像是广告里模特的秀发一般丝滑,哗啦啦的就溜过去了;仿若捕风的少年,用力抓取,风却在指缝间不经意地流去;也如置身大海上的小船,无目地的在人海中随其起落,知道自己总会抵达某一个地方,却始终明白,那一定不会是生活的别处。
  佛说,世间万物,如若细细向上追溯,必可见得缘起处。与海子的初见是一本人民文学的《海子的诗》。本来我是去看食指的,可《海子的诗》那淡蓝色的封页,在一瞥之间就我鬼使神差的拿起读了起来,宵衣旰食诵读至今。
  其实,诗歌首先是个人的,它原本就是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或者死水微萍,是瞬间心动和灵感的结合。纯粹的抒情,才是诗歌的生命。当一个诗人在写诗,在写心里的事,邂逅的人拿起来读,恰巧然他又能触摸到诗人内心这清明,实在是不需要人人都读得或懂读得透。只有它坚实地源出于个人的真实生活,最后才会具有一种群体的意义、一种普遍的价值。诗歌首先是个人的,然后才是时代的。二十世纪被大众铭记和膜拜的都是睥睨大众而关心个体的作家,福克纳、塞林格、萨特……
  海子的诗歌就像是一个封闭的微观世界,看上去一目了然、无比简单,可是假若你沉入其中,却会惊喜的发现有无限的繁盛起伏其间,隐藏于内;也像是一个江心的小洲,断绝痕迹,自有自的天地。起初我看到的是对远方的无限向往,是流浪的渴望,是黑夜的温暖,是土地的慷慨,是洁净的爱情......哦,诗人,我在聆听你的诗行,我走近,走进你的王国,我却看见异样的风景,是“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是“我要还家,在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当众人齐集河畔,高声歌唱生活,我定会孤独返回,空无一人的山峦”。
  我看到你悲悯的心怀,看到你“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的质问。这样的诗歌,就像是叶赛宁之于俄罗斯一般,是负着民族的负重--在中国这样辽阔这样悠久的国家才有的精神负重,是该于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灵魂深刻相关的。
  我生产一些文字,这些文字陪伴着我。比任何朋友都忠实。他们是我活在珍贵的人间的见证。虽然由于缺乏对感情的节制和语言的锻打,以及暂时难以弥补的生活阅历的匮乏,很多时候手下的文章显得稚拙、轻佻、甜腻,但却是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在平静中的回味。
  我们何不摒弃制造一场喧闹的声音,或者高喊何种主义,而是冷静地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写下一点文字,哪怕这种创作最终没有任何起色,只是一次新的失败,也是值得的。(桥梁公司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时刻准备着(王术亮)
下一篇:心怀感恩 幸福乐活(胡家凤)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六局纪委监督举报|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减免房租事项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22-24161600 传真:66310077 邮箱:cscec6b@cscec.com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219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