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太对口如何处理?”“当自己的期望值与实际产生偏差的时候怎么办?”“哪条业务线进步和升职的空间比较大?”7月19日上午,在新员工培训现场,中建六局5位优秀青年代表与大家分享有关青春的话题。
他们中有从基层销售员做起的兴渤海公司开发事务部经理杨林泉,有注重团队建设的桥梁公司项目经理李东,有毕业两年即成为项目副总工的局技术中心柴艳飞,也有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城建公司赵小平和号称“拼命三郎”的局办公室副主任李邦红。

杨林泉,用8年的时间,完成了3次跨越,从一名基层销售员成长为兴渤海公司的中层领导。“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回报必定是付出的结果”,他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新员工,只有处于快速发展的企业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只有新人做好了充分准备才会有得到机会的可能。
“年轻并不可怕,因为年轻可塑性强、有活力、有冲劲,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沟通协调。”李东喜欢年轻的项目团队,他认为,只有深入一线、踏实肯干才是大家应该始终坚持的,仰望星空固然重要,但是脚踏实地来得更加实际。
柴艳飞,工作短短两年,即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项、发明专利受理20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6篇,然而他要告诉大家的是“归零”心态:“只有在项目上,你才能将大学所学的书本知识变为可触摸、可感悟的实实在在的本领,才能让你们曾经丰满的理想继续丰满下去。”
从工长、技术员到项目经理,赵小平共经历了大小11个项目的施工建设,建筑面积达23.8万平米,合同额近20亿元。他从三个方面理解“青春”:青春需要我们有敬业的态度,在逆境中磨练自己;青春需要我们有一颗坚持学习的心;青春需要我们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
李邦红推崇“盈利创效光荣、亏损低效为耻”,在他组织的项目中,个个都实现了10%以上的盈利目标,最高达25%,累计为企业赢得利润收入近3亿元。李邦红从复印身份证这件小事说起,告诉大家做事不能眼高手低,在奋斗的青春中争做企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总公司团委副书记苗善忠也应邀来到活动现场,对新员工提出希望和要求。他希望新员工要尽早确定具体而明确的人生目标,让自己的人生活出更多精彩。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有将自己的素质、能力和社会趋势结合得越完美取得的成绩才会越大。要注重细节,领导对员工的信任往往从细节开始,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每天留给自己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不断地校正自己,提高自己。
局董事会秘书、两办主任罗劲松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成长经历和工作感受,建议新员工第一要主动融合,尽快适应;第二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第三对企业要忠诚,对人要真诚。他对各单位团委负责人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有育人之心,第二要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环境。罗劲松最后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从你们中间涌现出一批将才和帅才,我们对你们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我们也会尽可能为你们创造更好的平台。

活动现场,青年员工通过“六局青年V5”微信公众平台和“中建六局团委”腾讯微博,与五位优秀青年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下午,“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中国建筑优秀青年项目行”活动在天津地铁六号线金钟河大街站举行。地铁公司6号线项目、兴渤海公司中建幸福城项目、建设发展公司宁汇大厦项目、土木公司双街保障房项目和城建公司津湾广场项目分别就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苗善忠与大家围绕青年工作如何更好开展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并为项目送上书籍等慰问品。
苗善忠说,来到地铁六号线项目感到非常震撼,项目的管理水平很高,办公区的条件非常好,施工现场一尘不染,这些都表明我们正在向着中国建筑地铁业务王牌军的方向迈进。六局地铁公司要为总公司在地铁业务的发展起到孵化器的作用,为中建地铁施工储备一些人才,输送一些人才。多年来六局的青年工作稳步推进,团组织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青年员工应该珍惜在项目的工作经历,从个人素质的提升,到对企业的理解,在项目的积累对将来的发展都会非常重要。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中国建筑的跨越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局政工部部长赵佩华传达了书记办公会精神,她说,吴春军书记对我们全局青年工作寄予了高度重视,这次活动是落实书记办公会精神,加强我局青年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希望大家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转化为工作的内在支撑,带动身边的年轻人,融入生产经营中心,为工程局转型升级奉献青春。(赵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