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内最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中建桥梁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南锚碇施工全部完成。 大桥南锚碇为重力式锚碇,长64.8米,宽62米,高43.6米,开挖深度达83米,相当于27层楼高,总重量近30万吨,如同一个巨型秤砣,建成后与长江对岸的北锚碇同时受力,共同拉起1座长约1.36Km,设计时速达80km/h的双向八车道特大桥主桥。 南锚碇作为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整座大桥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地处长江南岸丘陵斜坡上,地形陡峭、地质复杂,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开挖方量约37.8万方,浇筑混凝土总量达到9.57万方。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技术攻坚团队提前调研锚碇所处地域的水文地质情况,以BIM轻量化模型为载体,结合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管理手段,创新性提出了“硬质岩层组合切割开挖工法”和“抗滑桩护壁结构”“预应力锚索穿束导向装置”“锚杆限位装置”等创新技术,最终克服了杂填土、冲填土和风化岩等特殊地质及超高边坡施工的影响,通过采用设置后浇带方式,减小单次浇筑体积,从而保证了浇筑质量。通过设置冷却水管、测温元件等随时观测内温变化,以有效控制水化热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通过采用项目自主研究的穿束导向装置,精准放样定位锚固系统,保证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安装精度,确保了南锚碇的顺利完工。 南锚碇的全部完工,所运用的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工法,在为项目团队赢得显著科技创效成果的同时,也为推动整体工程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后续,随着项目北锚碇的施工完成,将迎来桥体全面进入上部结构的施工新阶段。(文/摄影 甘声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