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 | 中建网群
职业发展
人才咨讯
招聘信息
公司快讯
首页>> 职业发展>>人才咨讯
2012年度新员工入职体会
发布日期:2013-03-07字号:[ ]

走在大路上 与企业共成长

—— 张柬

基础事业部在五年多的时间里,积极配合六局企业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立足滨海新区,辐射环渤海,巩固东北市场,开拓西南”的企业营销策略,坚持“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原则,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了一系列精品工程。尽管基础事业部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始终立足于六局企业发展要求,用质量和信誉彰显着企业的生命力,不仅孵化出中建六局桥梁公司,还担任着引领、服务和管控二级单位基础设施业务的重任。而我非常有幸的作为一名新人加入到这样一个年轻而拥有活力的大家庭中,开启一段崭新的旅程。在这即将开启的事业舞台上,我将秉承六局企业的优秀传统,尽快的融入到新的角色中,向各位领导和前辈学习,以优异的表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段生活的结束拉起了另一段生活的序幕,梦想将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在奋斗的旅程上,伴随着序曲所迎来的将会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但是,一代代六局人所传承和积累的坚韧的品格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并且战胜所有的困难,当有一天回想起这段奋斗的故事时,能够让我们能够平静的接受中建六局对于我们的评价。培训结束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就已经走向工地了,在六局这样的企业里,相信我们都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最后,用一句话来代表基础设施事业部50名2012年新员工对我们未来在六局奋斗和努力的承诺:我们很年轻,我们将一直在路上,与企业共成长。

(作者系中国建筑六局基础设施事业部龙岩项目新员工,201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岩土方向硕士研究生)

 

 

新生活 新机遇 新挑战——入职“心”体会

               —— 徐露露

 “中国建筑,建筑中国,标准规范,崇尚执行”这是我们军训中一中队四连的中建之子们用热血男儿的胸腔发出的对中建、对六局的承诺和对自己的鞭策。作为其中一份子的我在结束了工程局为期一周的集体培训和基础设施事业部三天的特色岗前培训之后,踏入了MSD大楼,来到了基础设施事业部,豪华亮丽、干净整洁,整个团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找到自己的办公桌,整理好办公用品,一切准备就绪后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领导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向我们提出了工作要求和希望,勉励我们把握机会、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早日成才。带着领导们的寄语,开启新的生活,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不知不觉,入职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在这期间,我想过很多。在这里,家远了,亲人远了,但是多了一批甘苦与共的朋友,上班时大家一起奋斗努力,下班大家一起欢笑,互相关心,真情倾诉。在这里,学校远了,同学远了,但是多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同事,他们为了事业部顺利召开三大会议而彻夜奋战,为了集体的荣誉、事业部的效益,团结协作随时迎接各种挑战。在这里,我的生活每天都充满激情,每天都在收获,从最开始的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到在人资部前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人资部工作流程,录入新员工入职信息,管理新员工劳动合同,并很快进入角色。部门培训、部门会议等部门集体活动事务都无时无刻提高了我的职场适应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

作为人力资源部的的新员工,在通过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这一段的工作实践以后,自己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看法。显性的层面,它是人事行政工作,诸如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通过几个模块的管理工具,达到后勤服务的职能。深层次上,它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润滑剂,它是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有宏观的视野,出色的诊断治理能力,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和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

江河湖海,离开河海便是江湖,我这个河海人江湖的第一站就是和海河息息相关的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事业部,作为新员工,目前的重中之重就是学习,向领导前辈们学习,向同事们学习,向书本学习。珍惜目前工程局向基础设施业务转型的历史性机遇,把握好机会并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并且在工作岗位上时时发现和弥补自身的不足,敢于承担工作责任。争取在事业部以致工程局的平台成就事业,成就自我,成就人生!

(作者系中国建筑六局基础设施事业部人力资源部新员工,2012年7月毕业于南京河海大学人力资源专业)

 

于细节处见感动

——王洪伟

七月对于每一个即将踏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都意义重大。告别了昔日奋战过的大学校园,送走了朝夕相处的兄弟挚友,四年光阴白驹过隙,它将成为我们若干年后最纯真最值得珍藏的回忆。无数个感动瞬间已被定格为永远,留存心底。带着家人的嘱托、学校的寄望、师长的期许,带着憧憬与迷茫,幻想与忧伤。我们打点行囊,重新站在了又一个年轻的战场--基础设施事业部。

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军训有6次之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对于军训的看法也趋于成熟,而每一次的感受也完全不同。20日,我拖着厚重的行李,只身一人来到了海军工程大学勤务学院,校园里蝉鸣贯耳,反倒是让校园更显格外安静,偌大的校园里一切是那么规整,一路走来未见一人,宿舍楼门口的桌子旁坐着两位身穿白色制服的战士,突然想起了四年前入学报到的场景。办理完登记手续,没来得及熟悉环境,我便穿上了久违的军装,开始接受烈日的考验。从那一刻起,我绷起了神经,一改以往懒散的作风,也从那刻起开始关注着每一个细节。

20号晚,在结束了一天军训后,同寝室的兄弟们各个略显疲惫,我也躺在床上发呆,窗外的知了歇斯底里的叫个不停,蚊帐似乎阻挡不住“战斗机”在耳畔的回旋,房顶风扇送来的热风始终吹不走泉涌般的热汗。我心里盘算着这绝对是几年来最难熬的一晚,此刻已是凌晨2点,班长起夜归来,把周围人的蚊帐塞严实后,爬上了床。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让我心存感动,犹如夏日一汪清泉涤荡着我的心灵。刚刚接触不足24小时,我们建立的友谊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或许,在你眼里这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一个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我想说在这样一个团队中感动一定常在。21日中午,大家都在享受着短暂的午休时间,出去打水的我有幸目睹了这样一幕:一位负责拖楼道的同事,在拖到摆放鞋子的位置时,他的拖把并没有绕鞋而过,而是蹲下来拿开鞋子,待擦干净地板后把鞋子再一双双摆回原位,短短几秒钟的细节,让我不得不被再次感动。我一直以为最令人感动的往往在最平凡中,简简单单的细节也许带给我们内心的感触却深刻隽永。这样一个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却足能折射出来他的处事原则,因为只有最简单最细节的行为才是一个人最本真最天然的一面。古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他认真的态度让我更加坚定融入事业部这个大家庭的信念,和这样一个团队在一起做事,感动就在身边。

或许你说,军营生活远没有外面世界丰富多彩,但嘹亮的哨声、整齐的步伐、铿锵的军歌、能给我们异样的生活体验,远离喧嚣暂得宁静。烈日里的军姿、风雨里的集合赠与我们的不仅是黝黑的皮肤、也有军人那一份铁的纪律和坚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终生难忘的。如今已入职一周,回想起一幕幕画面如昨日重现,我将带着服从指挥这铁一般的纪律,认真做事的态度,在岗位上踏实做事。

看的见的风景在路上,看不见的风景在心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旅行。一路上不管风景如何,我都在感受着,体悟着。

(作者系中国建筑六局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办公室新员工,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专业)

 

心怀理想奔赴南国

——张赛

 

时光飞逝,一转眼间,从海军工程大学勤务学院军训结束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离开那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也有一周了。

7月28号下午的海后礼堂注定会充满年轻的躁动和不平静,因为那天下午桥梁公司人资部将宣读新员工的分配名单。当宣读结束后礼堂里顿时不再平静,有被分到心仪项目中发出的欢呼声,也有失落的叹息声。当我知道自己被分到重庆中渡长江大桥的项目中后,心里五味杂陈。因为从小怕热,我一直在北方生活。而从未到过南方的我居然恰恰被分到了号称“三大火炉”之一的山城重庆。有的新同事向人资部反映个人意愿后,在人资部“尊重个人意愿与工作需要相结合”的方针下得到了调换的批准,我得知了这种情况后,几次想向人资部反映情况,表达我想去东北项目上的意愿。然而经过几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决定不申请调换项目,服从公司分配去重庆。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路桥工作者、成为一名合格的六局人,首先就要有一种“以苦为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先公后私”的精神。

“足迹印证着梦想,榜样引领着飞翔”,想想建国初期六局那些在朝鲜战场上,身披硝烟头顶炮弹的先辈们,再想想那些曾经奋战在荒无人烟的一汽制造厂厂房建设一线的忍受艰苦与孤独的先辈们…我即将遇到的那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现在已经是六局的一名员工了,就要继承先辈们“以苦为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永不服输”的精神,就要争取将这种优良的传统一直延续下去,就要以中建信条来时刻鞭策自己,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六局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更好地成长。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经过艰苦环境,恶劣条件的磨练又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六局人呢?作为一名六局人,我们就要时刻做好“转战祖国大江南北,奔赴世界异域他乡”的准备,就要力争在我们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下一片片力与美的辉煌。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如果不能吃苦,害怕困难,又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六局人呢?又怎能在六局这个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大熔炉里更好的成长呢?

吴春军董事长曾在海后大礼堂的军训开幕式上教育我们说,“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环境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塑造作用,我很荣幸能来到六局这个充满激情与斗志,团结与奋进的“陆海之师”。我坚信在六局“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良好氛围中,只要我虚心向前辈们学习,刻苦努力,一定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六局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有经过历练的人才能更好地成长。就这样我怀揣着理想与憧憬、斗志与激情,背上重重的行囊登上了南下的火车。那一刻,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更好地在工作中成长,我不再犹豫、不再彷徨。因为培训期间六局精神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并且我将把这种精神一直坚持下去…乘着火车一路上跨过黄河越过长江,穿越隧道驶过群山,经过三十多个小时,我来到了山城重庆,来到了中渡长江大桥项目部。我相信在中渡长江大桥项目部各位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通过自己刻苦努力的学习,我一定会收获很多知识和经验,更好地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六局的发展壮大奉献自己的力量,更好地成长为六局铁军中一名合格的战士!

(作者系中建六局有限公司桥梁分公司新员工,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

 

一个平凡的土木人的梦

——尹喜涛

 

几年前,我不只一次做过同一个华丽的梦:一个职业白领,手拿一本精致的文件夹,西装革履,穿梭在大城市的高楼里,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而今,我毅然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建筑大军,成为了中建六局铁路公司2012届新员工中的一员。

不知不觉中,离家已半月之余,回想起当初历经三轮面试才如愿以偿,至今仍觉幸运与骄傲。只是还没来得及和曾经校园里的安逸生活郑重地说声再见,便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武汉。还记得初到项目部报道的那天,下了火车第一时间领略了被人称之为“火炉”的武汉的气温,对于从未离开过东北的我来说,武汉的热是那么特别,像极了浴室里的汗蒸,让人透不过气来。转身环顾,看着周围不熟悉的建筑,不熟悉的人群,那一刻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滋味。未来的路还不是很清楚,虽然我曾在心底无数次期盼过入职这一天早点到来,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心中又平添了许多交织的百感。有对步入社会的憧憬,有对学生时代的眷恋,也有对家乡亲人的种种惦念……但转念之后我又清楚的明白,十几年中背井离乡的求学为了什么,我也明白作为一个农民之子身上所背负的家人的殷殷期望,我同样明白人生的路很长,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闯。

如今,身在武黄城际铁路二标项目部,每天接受着公司领导们精心安排的岗前培训,上午徒步往返十多里之外的工地现场学习施工技术,下午在会议室听武汉区域各项目领导讲授公司文化及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平日里,领导们为了使我们尽快从学生角色向职员转变,时常如家人一样对我们进行入职初的思想疏通工作,关心着我们的饮食,尽管他们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但从来不忘询问我们的住宿和休息情况,事无具细。就这样,我渐渐地融入了土木人的生活。

这一刻,我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土木人,告别了学生时代,就要在培训过后的某个日子奔赴施工一线,开始我人生的职业生涯。这一刻,我终于可以自己赚钱不用再伸手向年迈的父母要,不必再因此揪心,不必再为此不安。这一刻,在异乡的土地上,吹着异乡的风,淋着异乡的雨,我开始更多地理解了生活的种种。正如王向民经理在新生培训大会上所言:“选择土木专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是啊,每一种生活的背后都有着它的艰辛同样也有着它与众不同的美好。立身于世,本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点,美好的生活不是用空话去说,而是要用双手去造。初离校门,我们没有资本去享受,更何况项目部每个寝室都配有空调,每周的饭菜都不少鱼和肉。现实的生活环境远好过曾经预想的不堪的状况,而领导们每天的关心和问候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大企业大文化背后的人文关怀,这也让我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

当看到原本空旷的大地上一座座大桥肃然伫立时,内心的骄傲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知道,那种成就感和艺术美是只属于我们的,属于这群最平凡的土木人。曾经的年代,鲁迅说过: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如今,抛开伟人话语中隐含的深意,我想说:有了土木人,想要哪里有路哪里就可以有路。

与曾经的那个华丽的梦相比,我更喜欢现在的生活,因为踏实,因为心中浓溢的希望。生活不爱庸人,青春无需安逸。在这里,我不要白皙的皮肤,不要白领们“朝九晚五”的惬意,我更需要努力,更需要严谨,更需要磨砺,更需要成长。我要在这青春年少中攒下种种财富,去面对因辛劳而体弱的父母,不论前方的路将会如何,至少青春的路上我曾无悔地走过。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天气还是那么热,不同的是身在入职新生野外培训队伍中的我不再抱怨不再诉苦,脸上的汗是擦不完的,那就让它尽情的流淌吧,流到心里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遥望远处,在那方开满荷花的池塘边,一只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展开双翅,悠悠地飞向天空,那一幕的美丽也仿佛定格成了永远的瞬间,却在不经意中点醒了一个平凡的土木人的梦。

(作者系中建六局有限公司铁路分公司大花岭项目部新员工,毕业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忆培训

——王术亮

 

五天培训一瞬间,初到之日似眼前。

大雨倾盆势压人,领导关怀暖人心。

周到服务保障全,养足精神待明天。

首训起床五点半,迷迷糊糊把晨练。

早操认真学打拳,餐前训导任务艰。

苦累感受上心田,顿感压力袭上肩。

就餐也有高要求,初感吃饭成负担。

饭时不敢窃私语,恐被教练罚站餐。

上午军训烈日炎,直把汗水烤成盐。

中午难得有时间,争分夺秒把觉酣。

下午培训东西全,专家授课不曾耽。

真心诚意详讲解,视野大开在眼前。

拓展随后紧相连,挑战自我迎考验。

潜能开发无极限,一旦克服利厚天。

电网高空毕业墙,逐个尝试团队棒。

每晚内训到十点,中建之歌序在先。

影片赏析练节目,大家辛苦乐翻天。

五天作息不曾变,内容丰富益无前。

各种素质大提升,渐入佳境习惯成。

人人严肃无迟到,队列训练成绩好。

最后军演很成功,展我公司好新风。

晚会气氛很融洽,精彩表演人人夸。

前后几天差距大,培训目标超额达。

人人破茧蛹化蝶,精神饱满意志坚。

六局明天更美好,我们撑起北方天。

(作者系中建六局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抚顺锦绣澜湾项目新员工,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

 

梦与梦

——张庆                  

题记--如果梦给人感觉不真实,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花一生寻梦?

梦想自己人生绚丽绽放;梦想自己理想重彩圆梦。

背上行囊,独自踏上自己人生之旅,充满希望而又略带彷徨。雄伟的天津火车站里,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平头青年们,相互问候,竟都是奔往六局的新同事。傍徨顿时全无,一种莫名的归属感陡上心头,这种小概率事件,竟如此频繁的的发生,只能说明六局的规模之大;随着人流,来到海后,这种迎新架势似乎彰显着六局人的豪迈,只有怎样的单位才有此实力同军校如此合作呢?

曾今差点丢弃的梦想在这里被唤醒,沉睡的梦被自豪和自行取代。“世界100强”、“世界建筑行业第一”瞬间激发出我的斗志,一种骄傲感随之而来,而我则是有了一个巨人的肩膀可以站上去,来眺望世界,看得更远,走的更远,铸就了我的血性和自信。可以想象同行的羡慕眼光,可以想象外界的膜拜评价,更可以想象青年人的历练机会之多。中建六局给了我如此职业条件,我用它去寻找未来!如此,我们要的是刻苦,刻苦,再刻苦!

作为施工员,作为三大高危行业之一的建筑业,苦是已注定,这种苦则是在肉体和精神上的两重考验,在工地方和工人同吃同住的半年实习里,对这种生活体会深刻,孤独、无聊、生活单一将一并涌入,考验着年轻的心。选择了施工管理就是选择了这种生活,选择了则一定用最大努力做好,是我的做事风格,把这种工作当成生活,好好的过好生活将是我的工作态度,为中建付出青春,为未来付出我全部已成为我的信念。

军训是我寻梦的一个开始,为我精神和肉体上的的吃苦做好准备,而我在大学里经过一年的干部培训提高班培训的学员,这点心理承受能力是绝对有的,做好每个细节的决心更是坚决的。“零点起跑,事事争先”的班训在脑海里不断的鞭策着我,做好带头作用更是作为提高班成员和党员的责任,努力的提高自己更是自我身份的要求。汗水顺着脸留下来而不能擦,那是我们在站军姿;半夜被叫醒整理卫生,那是在突击卫生;暴雨从头淋下而不能跑,那是我们在集结行军的队伍;“用体温烘干衣服!”给了我更多的感触,一切都没有问题,而这种高标准则不断完善着我的性格;精确的时间观大幅提高我的办事效率,“合理的是锻炼,不合理的是磨练”将贯穿我的一生。

因它的梦,我梦飞扬。中建六局,在天津之滨书写着“陆海之梦”,正大步的从陆地和海洋向全部世界展示中建英姿,征服陆地和海洋的梦想在这里起航;而我,在这艘航船上放飞“人生之梦”,豪迈的以青春名义向梦想启誓,待绽放的生命之花在这里生根发芽!

虽没有震撼全场的文娱才能,但我有一颗不屈的心,只有用时间和态度才能证明的我实力。“守正出奇”给我指明了办事思想,“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给我指出了做事态度。而正是这些文化内涵将为我的成功指明道路,梦想应为它的梦而变得更加明朗。

六局的陆海之梦,我的人生之梦,我们一同起航的梦!

(南方公司)

 

新员工  新体会  新感觉

——朱芳

 

我今年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就职于中建六局技术中心。结束完为期一周的军训,终于到了正式来单位上班的时候。作为刚刚走出校门,新入职的员工,这是我最欣喜和激动的时刻!中建六局,我来了!    

虽然来公司工作只有几天时间,但是,从人事部的同事带着我完成报到程序,到与新同事们相互认识,再到到与技术中心的余总和王总见面,熟悉工作流程和业务,进入工作状态,在这短短几天里,我却时刻感受着关怀与温暖。领导关心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技术中心的王总和余总平易近人,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倍感温暖和窝心,他们的谆谆教导也让我受益匪浅,使我迅速地摆正位置,明确目标;同事们热情友善,帮助我熟悉业务,他们耐心地指导使我能够更快地步入工作的正轨,更好地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领导和新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不仅是我工作的动力,为我更好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更让我铭记和感动!

我深深明白走出大学校园,过去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以前一切的掌声与喝彩终将作句点。我们都将从零开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六局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六局将是我梦启航的地方,是我以后热血奋斗的战场!这里有更广阔的事业舞台,供我们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施展才华,创造精彩!在工作岗位上,我不仅作为哈工大人,要继续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校训,保持着认真刻苦积极上进的精神,努力创造自身的价值,而且作为中建人,在来到中建六局这个大家庭后,更要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本着坚信今天我以六局为荣,明天六局将以我为荣的工作态度,积极奋斗,将来为六局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作者系中建六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新员工,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结构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

 

陆海赤子心

——皮威

 

带着憧憬,我和2012年新员工们来到海军工程大学参加入职培训及军训,这几天的汗水与欢笑带给我很多感动。我对六局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我收获很多,感受很多。

首先,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我们,在走进社会,真正走入成人世界之前,感谢六局给了我们这个学习和缓冲的机会,让我们不再忐忑,让我们懂得从容。严酷的军训锻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学会坚持。好几次在站军姿的时候,针扎般的脚痛让我想要放弃,可最终当我咬着牙坚持下来,我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最痛苦的时候是希望最大的时候,因为下一刻就会迎来新的阶段,新的进步。几天的军训过后,我们的团队可以走出整齐的步伐,干净利落,英姿飒爽。这一刻我知道,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都意义非凡。我发自内心的感到光荣和欣慰。在此我要感谢教官们辛劳的带队训练和看似严酷实则对我们爱护有加的良苦用心。你们不愧是最可爱的人。军训磨练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集体荣誉感,更让我学会了变换角度来看问题,戒骄戒躁,厚积薄发。

军训的同时,局总部的多位领导也对我们进行了培训,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这次培训不光让我了解了企业内部相关知识,更让我看到局领导们专业、敬业的气质与风范。我看到六局领导层的实力,看到他们对后辈的爱护和希冀,更看到六局大企业的风范。我想,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一定是幸福的。

在军训开幕式上吴春军董事长的讲话同样让我受益匪浅。那不单是企业领导对我们的教导,更是一位卓越的前辈用他半生的经验交给我们的人生哲学。我感触最大的有如下两点。第一,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感觉有点不舒服,这样对方才会很舒服。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怕吃亏,努力为对方着想,这样才能获得彼此的信任和长久的互利共赢。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种为人之道让我感受很深。在今后的道路中我要努力把它付诸实践,用我的真诚,我的付出换取友谊和真心。

第二,吴董教导我们要回报父母。是的,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应该对辛苦养育我们的父母回报子女的爱。百善孝为先。想起自己日渐老去的父母,我感到了一种责任,也满是温暖和幸福。我承诺要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父母买礼物,表达我的感恩和爱。

在这次培训中,还有一位前辈深深地震撼了我。那就是全国劳模,多次获得残奥会奖牌的孙长亭叔叔。孙叔叔从球场上的刻苦奋斗到战场上的九死一生,到赛场上的忍辱负重,再到如今商场上的叱咤风云,无一不诠释了信念、意志的力量。孙叔叔用他奋斗的一生激励我们年轻人要肯吃苦,不放弃。人如顽石,只有经过风浪的打磨和冲击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活出品格。孙叔叔的故事会一直激励我直面人生的险阻,用意志、用信念,用不服输的精神塑造精彩的人生。

这次军训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在此,我要再次感谢六局的领导、前辈,感谢海后教官以及这些天对我照顾有加的朋友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完善自己,做一个埋头苦干的傻子,一个善于发现、提升自己的有心人。

作为一名异乡人,六局就是我的家。我为六局骄傲,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让六局为我骄傲。我会始终怀着一颗陆海赤子之心,努力圆我的陆海之梦。

(作者系中建六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财务部新员工,毕业于八一农垦大学)

 

未来之路在我们脚下

—— 楚津津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要从学生步入社会、踏入职场,心中既兴奋激动,又忐忑不安。兴奋的是即将有一个新的环境能认识更多的朋友,并且还能挣钱为家庭分担一丝责任,不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忐忑的是不知如何在学生和社会人之间转换角色,不知初进职场的自己能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但终究前者战胜后者,使自己有信心战胜面前所谓的困难!

2012年6月,我决定直接到项目部报道,并没有在家享受学生时代的最后快乐时光,我希望的是与大家同时起跑。在六局的公司网首页,我看到了领导对我们新生的讲话,我局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春军说,“选择了中建,就是选择了一个高的起点和平台,拥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长在高山上的小草比长在山谷里的大树沐浴到的阳光雨露要更多,有更开阔的视野和站得高看得远的优势,在与山共同经历电闪雷鸣和暴风骤雨洗礼的过程中,也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升华和提高。”读完这段话,激动万分,心中更是多了一份激情与寄予,希望自己能为公司创造出价值,希望自己能与公司共成长。

入职第一天,迈着期待的步伐踏进了我们的14楼,些许紧张,些许好奇,不知道第一天将会如何。但王书记亲切的关怀、周部长细心的安排、同事们热情的帮忙、每个人真诚的笑脸让我释怀,放松了自己的心情,并用自己的真心回馈他们。感受到这一和谐的氛围,我也很快地融入其中,开始了自己份内的工作。刚开始主要的是了解企业文化、认识企业部门,熟悉企业法规,所以看员工手册成了第一天的主要任务。我相信在领导的指导下、同事的帮助下、自己的努力下,我能很快的熟悉业务,为企业的成长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目标,有信心,塌实肯干,我相信,我会在企业中成长,成才,为自己未来的路不断添砖加瓦。

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总结回顾一下,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我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学习、改进、升华。自己不大,感受不小,文字稚嫩,句句真情。心情激荡,无以言表。未来之路,确在脚下。加油!

(作者系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直属分公司财务部新员工,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

         念奴骄 .新人新梦

          ——徐晋琦

 

海军大学,烈阳中,新人军姿如松。歌声嘹亮,海河畔,埋藏碎雨狂风。教官英姿,学员气势,万里唱恢弘!声声军令,划出一道长虹。

遥想六局当年,峥嵘岁月时,金戈铁马,南征北战。回望去,拔地起楼盘,房建林总,路与桥交错,跨越苍穹!如今新人,编织陆海新梦。(作者系中建六局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新员工,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关于转发《关于2012年度经济等十六种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下一篇:中国建筑六局201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总结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六局纪委监督举报|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减免房租事项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22-24161600 传真:66310077 邮箱:cscec6b@cscec.com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219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